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历史首次官方承认我们可能面临通缩风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前天 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年头想听到句真话实话也确实是不容易,毕竟真话实话是很容易得罪人的,没有几个人喜欢皇帝的新衣里面的小孩,在官方口径上更是如此,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好像官僚集团都喜欢粉饰太平、遥遥领先、赢麻了,毕竟,这涉及到政权的统治合法性和民族自信心,而有时候,信心比金钱还更重要。

但是,凡事各有利弊,过度粉饰反而会导致问题的加重而积重难返,前不久,前央行行长易纲讲到关于中国经济正进入通缩。要知道,这两字是极为敏感的,一般很难从官方的口中说出。现在,他谈到了这一点,说明官方应该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某种意义讲,这应该是好事。也可能官方早就意识到问题,但在宣传口上一直没说。

2023年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国家发改委在23年9月份也表示: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通缩。

不过,24年9月6日,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易纲说:“中国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挡通缩压力上……中国目前的重点应该是在未来几季让GDP平减指数转正。”

为什么会通缩,有些人认为原因大致有:
1、人口因素: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上升、消费倾向下降,因此对通胀产生抑制作用。

2、内外失衡:我们是世界工厂,欧美国家是世界市场,如果出口受阻,那么我国庞大的产能只能内部消化,结果就是价格战,把价格持续往下拉。

3、内部因素:“薪资-通缩”螺旋。内卷价格战导致利润低下,利润低下导致生存艰难,生存艰难导致裁员降薪,裁员降薪导致进一步消费萎靡,消费萎靡导致进一步生存困难,死循环一般。如今全社会各行各业,很少有行业或企业没有降薪裁员的压力。

一旦出现通缩的现象,则许多商品都会出现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包括房价和股价等,带来很高的投资风险,出于避险考虑,很多人就会倾向于持有现金,可是大量的持有现金仅仅能做到避险和“节流”,无法做到“开源”,从而使人们对前景失去信心,甚至可能造成经济的长期遇冷。

同时,实际上,这也跟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判断有关,也是就信心的问题,越不好、越看跌,越看跌、越萧条,所以,很多人也把通缩比喻一种“死亡螺旋”。

其本质,还是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感,普遍在储备现金,捂紧口袋,减少各类消费支出;而这样一弄,更加速了通缩恶化的趋势,故而,最近国家也开启了“以新换旧”和部分城市发消费券的方式,以便能提振士气、和化解通缩。

但最终要提振消费,还是要回归到提升就业和收入上,不然,通缩的态势依然还会持续,但说的简单,做是极难。相反,你不得不吃的蔬菜水果、不得不用的医疗服务,反而还在上涨,进一步挤压消费。

有媒体说,在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就陷入了严重的通缩,而全球经济学家根据日本应对通缩的经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应对通缩最好的办法,或者说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陷入通缩。

就跟治疗绝症的办法,是不要得绝症一样。说白了就俩字:没辙。

经济,是需要循环的。你的消费就是我的收入,没有消费,就没有收入,经济的发展,是需要需求去推动的,消费不复苏,收入上不去;收入上不去,消费不复苏。所以,才有砖家问出怎么让老百姓有钱敢花这种奇葩问题,那么为什么老百姓有钱也不消费呢?唯一的可能就是真没钱,或者对未来的不看好不敢消费,以至于大量的钱都存进了银行,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之高,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

历史上其他国家面临通缩情况比较著名的有日本和美国,美国经济大萧条靠的是二战吸血,未来中国会怎么样,是否会出现通缩,或者已经出现?目前也还不清楚。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nnqnn 禁闻视频 bitly.net/55eeee 从大米里,认识了镉;从咸鸭蛋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里,认识了硫磺;从牛奶里认识了三聚氰胺..在食品中我们国家顺利完成了化学扫盲...   发表于 前天 23:27



上一篇: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
下一篇:未来房子只有住的价值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9-23 04:29 , Processed in 0.138651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