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自杀具有传染性易致未成年人模仿,媒体报道须慎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4-5-28 15:2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这段时间,网络上不时有自杀的案件曝光,让人心情不免有些沉重。有专家曾经介绍说:“自杀情绪会传染,自杀行为具有模仿性,媒体对自杀的报道越详尽,模仿性自杀发生的几率就越大。”这样的情形被称为自杀的传染效应,也被称作“维特效应”,是一种自杀模仿现象。之所以起这个名词,是因为1774年,歌德出版了他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了年轻的维特爱而不得,在被心爱的已婚女人拒绝后自杀的故事。这是一部感伤主义的爱情悲剧,歌德在写作的时候也没想到,他描述了一种社会风气,还意外塑造了一种新的流行:为情自杀。

少年维特很快有了仿效者。1777年,一名瑞典男子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身旁放着一本打开着的《少年维特的烦恼》。1778年,法国一个鞋匠学徒跳窗自杀,在他的背心里夹着这本书。1784年,一个英国女子死在自己的床上,枕头下压着《少年维特的烦恼》。

为了遏制这一股自杀风潮,政府不得不将这本书列为禁书,这种模仿性自杀的现象后来也借用了主人公的名字,被称为“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

研究数据显示,在自杀报道后的头3天内,模仿性自杀的数量将达到顶峰,在两周或者更长时间之后渐趋平稳;而反复报道之后,通常能见到明显的模仿性自杀行为,特别是当自杀报道的主角与受众有某些相似之处,模仿性自杀行为的出现会尤为显著。这些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结果从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类似的还有富士康自杀事件,时间分布密集,自杀方式一致,自杀者年龄相仿,自杀具备“维特效应”的全部特征。

特别是不少未成年人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本来就处于自我认知不稳定阶段,一看到这样的细节,极易对号入座并且感同身受,觉得‘我也是那样的’。加上报道中描述的自杀过程和手段,更加方便他们模仿。

对此,有人表示:“多想两分钟,或者找到一个倾诉者,自杀也许就不会实施了。”同时,在预防自杀行为方面,让自己少接触负面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还发现,“自杀传染”的效果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加而递减。在14至15岁的人群中,该风险为3倍,而在16至17岁的人群中,该风险为两倍多。另外,本人是否认识自杀者并不会对这种相关性产生显著影响。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自己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很搞笑的时候会很开心,看到了很沉重的视频也会多少受到影响,特别是如今自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十分发达,更是如此。因此,在当下经济下行的时候,网络上必然是会有不少负面报道的,而负面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情绪很容易被反复传播、放大,产生绝望感和无助感,最终造成不良后果。比如现在流行的躺平、摆烂词汇等,或许应该少接触负面信息,而通过其他方式如运动、闲聊、游戏来转移情绪和注意力。或者看一些积极的新闻,人物传记,看他们如何面对困境。有些人往往认为,想要自杀就是彻底生无可恋。但实际上,约八成的轻生者内心充满矛盾,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改变最终决定。有可能只是陌生人的一句善意鼓励或者其他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

只有当自杀意念波动到顶峰,遇上某些社群、身边人怂恿或社会事件暗示,才更有可能被传染,推进到实施环节。但是在平时,他们对结束生命并不坚定,还经常能够发现生命中的意义和乐趣。毕竟,各种疾病、挫折、困难与挑战,未必会造成持续一生的痛苦,多少事回头看,只会觉得云淡风轻不值一提。

这群人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痛苦被看到和共情,是逐渐重新梳理对自我的认识,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是用更好的方式开启新生命,而不应该是「死亡能解决一切问题」。

同时,有研究者提供了解决自杀传染的对策:良好的社会支持。

如果一个家庭提供了强烈的社会支持,那么在家庭成员中就能避免自杀性传染。既然抑郁症是可在亲人、朋友和物理治疗的作用下康复,那么理论上说,“传染性自杀”也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无论如何,死亡都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请活着,用力地活下去。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55cc55 禁闻视频 bitly.net/55pp55 阿伦特说:“权威的最大敌人是轻蔑,而破坏它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嘲笑。”看看网络,这已经是一个全民对“伟大光荣正确”群嘲时代...   发表于 2024-5-28 23:26



上一篇:跳江事件频发,令人唏嘘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6-20 03:43 , Processed in 0.117467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