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0-3-23 10:20: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说:“所谓我们结婚,就是为了还车贷还房贷,然后再生出个孩子,供他上学为他做牛做马,正不知道这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看完之后想到了好多年前看的一本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里面的一段话:“中国虽然地大物博,文化灿烂,人民虽然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可是中国人却饿了几千年,饥饿和赤贫始终追随着我们的祖先。而原因在于中国人口密度大,以及不稳定的气候所导致的灾荒,再加上中国官僚体系的庞大举世无匹,使官僚队伍吞噬了大量社会财富。

在乡村社会里,不仅有田园风光,也有愚昧、野蛮和对权力的盲目顺从。中国的顺民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物种,中国历朝农民是被无数条绳索牢牢捆缚在土地上的。各级官僚的层层控制,宗族制度的严密约束,乡规民约的不断教化,官权、宗权、神权,以及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谋生空间,使得农民如树木一样,每年结出果实,供官府摘取。而历朝不断进化的愚民统治,使他们目光短浅、头脑封闭、因循守旧。

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的西方观察家们对那时中国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中国人在任何不合理的现象面前都选择了忍耐,这种忍耐力导致了在中国所看见的最悲催的景象,富人的食物多得吃不完,很容易夺取,然而近处却有成千的人默默的饿死了。对这种古怪现象,中国人已经习以为常。”

只有死到临头时,农民才会把手伸向了身边那本来伸手可及的粮食:“民有不甘心死者,始相聚为盗,与其坐而饥死,何如为盗而死,犹得为饱死鬼也。”由于官吏们欠农民的太多了,农民们遭遇了太多的暴政、贪婪和不公,因为缺乏正常的舒张渠道,他们应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公的唯一态度就是忍,委曲求全,然而,极端能忍耐与极端的非理性暴力,正是一个扭曲人格的相辅相成的两面,在他们顺从的表情下,仇恨与恶毒早已日积月累成深潭。可以说,翻开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各种血腥文字比比皆是。在失去理智的那一刻,这个世界上最驯良的人种就变成了最凶恶的一群,这个世界上最保守理智的国家每几百年就要发疯一次,以纾解自己长年累月的压抑。然而,在这短暂的暴发之后,等待他们的,是又一轮几百年漫长的禁锢和心理摧残。

毛泽东曾经说新中国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并且提出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可惜,资本主义复辟的苗头终究还是起来了,当今中国人的头上如今依然还存在买房贵、看病难、官僚权贵资本主义等等大山。为什么房价一直调控不下来?为什么温 家 宝会说群众骂他们政策不出中 南 海?为什么毛要在退居二线没有权力后举行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为什么此次官状病毒疫情各地出台救市政策,中央会叫停说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看看高房价损害了谁的利益?谁又从高房价中获得了巨大利益?毋庸置疑是地方政府和银行以及一些官商勾结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权贵阶层。

现在任谁都知道高房价是个毒瘤,它损害了群众的利益,现在的年轻人因为房价、彩礼、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已经压得喘不过气,结婚率持续降低,离婚率持续增加,同时,高房价还损害了制造业的利益,办实业不如炒房,而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一个国家要强盛,需要的是工业化,而不是房价泡沫。但是,房价却一直调控不下来,这是为何?






上一篇:新作者扶植计划第1期签约名单公布 23位新作者获得头条签...
下一篇:韩国N号房事件曝光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沙发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0-3-23 12:33:53 | 只看该作者
此外,本书给我的另外一个感触就是性格对命运的重要影响。
本书选取介绍了明朝的7个人物: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
其中如朱元璋:作者评价为流氓化了的农民,骨子里,他永远是一个克勤克俭、谨小慎微的农民,江湖流浪经历打断了他身上三纲五常的教化,给他的血液里注入了流氓的泼辣,把他从一个逆来顺受的农民,变成一个大胆狡黠的野兽。他的流氓手段帮助他在与群雄周旋时,长袖善舞,纵横捭阖,而令他笑到最后的,却因为他比别人多了一份农民式的谨慎、持重。

如果不是实在官逼民反、走投无路,以朱元璋的谨小慎微,是不会去参加造反的。为了寻找生存空隙,朱元璋曾经朝三暮四,虚与委蛇。在抗元战争的最关键时刻,他看到形势对义军不利,竟然两次派人送重丽给元军,准备投降元朝,夹击义军。幸亏此时义军势力又起,才打消投降年头,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还保持着骑墙态度,并不与元军交恶,给自己留有地步,万一元运复兴,他又可以到在蒙古大汗脚下,不失富贵。

至于忘恩负义、斩草除根,这些中国权谋家的伎俩,他也运用的十分出色。在北面,全靠尊韩林儿为主的红巾军抵扣元军,才能让他从容在南方发展,因此,他也一直奉韩林儿为正朔,上表称臣,当实力壮大后,韩林儿对他无用之后,他派人用船到北方去接韩林儿,说要迎他来坐天下,船到江心,却被他派人凿沉,从此之后,朱元璋再也不提自己曾经是韩林儿的臣下,连当年立的一些石碑,因为曾经用了韩林儿的年号,也一律摧毁,文字史料,更是消灭得一干二净。

当然,朱元璋再群雄逐鹿时表现的勇气、眼光、魄力也是他人所不能及的。他成功三大关节点:
1:离开江淮、渡江攻占南京,开辟新的根据地,创造了独立称雄的基础。
2:东征西讨,次序正取地分别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张士诚比较弱,希望先对付他,并利用占据的江浙一带土地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与陈友谅决战。应该说这个决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正确的,但朱元璋在此时体现了他的天才的战略眼光。

在实际决策中,不受他人,特别是多数人的意见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当许多人众口一辞时,很多人都会从大流,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而朱元璋用他的智慧告诉了人们,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数人一边的。

朱元璋对他的谋士们说,你们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你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就很难说了。

3:南略北伐,稳扎稳打消灭北元。
在三大关节点中,具体又各部署了若干战役,谁者宜先,谁者宜后,谁者轻,谁者重,他都能精确计算,做到知己知彼,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朱元璋展示了他驾驭全局的能力,更展示了他杰出的分析能力。所以毛泽东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尔。

不过,论狡猾机变,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也不过中等偏上,那些农民领袖,哪个不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论战略战术,朱元璋虽然胜人一筹,但也做不到步步高明。但他能脱颖而出,在于他身上独有的另一些至关重要的品质:
1:重视军纪,善于打造仁义之师的品牌。
2:重视知识分子,建立了雄厚的智力资源。
3:谨慎持重,积小胜为大胜,他很少冲动冒险,也不追求侥幸。他不务虚名,不求近利,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每攻下一地就张官设吏,进行根据地建设,巩固一块后,再徐徐向四周扩展。他早就有能力从韩林儿政权脱身,却依然委身韩林儿政权之下,直到确有把握才脱离,他也是最后一个称王称帝并笑到最后的人。

战场是练就男子汉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需要考虑的变数太多,天气、地理、后勤、敌情、我情……然而战场又是一个不能犯错误的地方,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每犯一个错误,都得付出惨重的代价,战争需要一个人思维迅速、周密、严谨,把每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得考虑进来。战争,把朱元璋本来已十分谨小慎微的个性锻炼得更加严谨。

由于在战争中,只有把不利因素考虑到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判断人物上,军事家往往习惯从人性本恶的一面出发,把针对自己的危险因素考虑到点滴不漏的程度。所以,当他得到天下之后,凡是对他的权力有构成威胁的,都会被他处理,原来一起打天下的朋友,也慢慢变成了对手,为此,他不惜制造冤案大开杀戒。

虽然夺取天下靠的是武力、进取和冒险精神,然而一旦天下安定,朱元璋立刻恢复了农民的保守本性,他对外面的世界丝毫不感兴趣,下令禁海,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轻商的皇帝,同时,他也拥有强烈的亲族乡土观念,最终酿成靖难之乱。他的农民作风,也导致他特别重视社会的稳定,他通过户籍制度把农民固定在了土地之上,使其不再具有流动性与择业的自主,对人的穿衣住行也大加限制。

还有如郑成功,也是性格决定命运。郑成功母亲的刚烈性格遗传以及传统儒家教育的理想人格设计,使他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期待,海盗家庭出身也让他没有受到太多专制制度的侵蚀而丧失勇气。在他父亲郑芝龙看来,什么民族、国家都无关紧要,而在郑成功看来,荣誉重于生命,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毫无疑问要重要的多。他本可以选择投降清朝,那样的话,他可以继续他的荣华富贵,他的父亲家人也不用被杀,但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十分艰苦的抗清道路。
还有如张献忠,论智力、胆气、勇武,他张献忠绝不会比李自成差,但是他更缺乏耐心、性格急躁刚烈,作风简单粗暴,只图眼前痛快,缺乏长远打算,并且嗜杀成性。朱元璋虽然出身也不好,但是在行军打仗的间歇中能不断学习,后来还可以作出不错的文章,而张献忠则是以文盲始,以文盲终,并且,在读书人面前,张献忠也总是感觉不自在,没能把有见识的士人团结在自身周围。

除了性格因素之外,本书还让人看到了太多的身不由己。
朱元璋何尝不想做个老实本分安稳过日子的农民?可是不造反,等待他的只有死。
朱棣又何尝不想当个荣华富贵的燕王?尽管他对自己没有继承皇位有万般不满,但如果不是削藩,他恐怕也没有那个勇气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为此他不惜前期装疯卖傻。为了获得权力地位,他也不得不表露出两种面孔,他初期施恩于人,登基后又为了巩固地位展露出许多残忍嗜杀的一面,他得位不正,也使得他十分想用千秋功业来证明自己。
还有如海瑞,他为了心中儒家的理想,不肯同流合污而导致自己过的一贫如洗,他虽然树立了一个清官的标杆,但在做实事时太过拘泥。还有如魏忠贤净身入宫、张献忠起义造反。
还有如吴三桂,本来年少有为一帆风顺有着大好前程,我想他何尝不曾想过要做个忠臣,只是在当时残酷的现实中,如果不想和明朝这艘破船一起沉没送死,那就只能选择屈服,别无他法。而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正是因为在身不由己之时,最能看到一个人的操守,是为个人利益生存而战,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战?沧海横流之时,才方显英雄本色。所以我们现在再评价杨靖宇的那句:“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的时候,会说杨靖宇是民族英雄,在评价郑成功和吴三桂的时候,会说郑成功是抗清名将、民族英雄。而在评价吴三桂的时候,则只是说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9 10:31 , Processed in 0.111213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