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昏君和明君的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昨天 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看了《贞观政要》之后,突然也在想昏君和明君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历史上最著名的昏君,估计少不了何不食肉糜的那一位,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对情况的不够了解是一个问题,皇帝长在深宫之中,脱离群众,从小衣食无忧,不知道底层民众是如何生活的,就像很多底层也不知道皇帝是如何生活,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就算是到了如今21世纪,多少砖家教授说出来的话和那位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也是如出一辙,所以,毛泽东才会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说法。要想成为明君,少不了兼听则明,明辨是非。

其次,则是亲贤臣远小人,如何分辨贤臣,如何分辨小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好像如今的许多人也无法分辨出好人和坏人一样,都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多少人是被身边人给坑惨了的。

然后就是能够约束自己,皇帝九五之尊,生杀大权都在他手上,杀人是很简单的,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随便杀人,这是不容易的。据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将唾沫都飞溅到宋仁宗赵祯脸上,赵祯一边擦唾沫,一边采纳包拯的建议,丝毫没有加以怪罪,这确实是不易的,如今许多官员领导本事不大,官威不小,一对比,高下立判。

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往往是因为官僚集团权贵阶层的极度膨胀,导致土地兼并,财富两极分化严重,底层民不聊生,穷者越穷,富裕者越富,底层财富稀少,养活的人却是最多,最后导致官逼民反。而能够中兴的君王,往往是会采取打击豪强,让利于民的政策,能否做到这一点,也可以判断其是否为明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的什么勤俭节约不近女色和这一点相比,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道光就很勤俭,但毫无影响力。

而开国之君,则往往是天下群雄中最能打最狡猾的存在,能不能打,就是明君的判断标志,军事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标准,成王败寇,历史就是如此,其他的什么好色残暴不值一提,比如曹操因为好色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和猛将,但也并不妨碍他的历史评价还不错,李世民杀兄夺嫂,逼父退位,但也不妨碍他被尊为天可汗,有些则是运气差了点,比如吴三桂,他造反的时候形势是很不错的,只不过死的太不是时候了,反之则比如朱棣,只是因为造反成功,所以评价是另外一个标准。

而守成之君中,或许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则是不瞎折腾吧,汉朝的休养生息,萧规曹随,都是很好的例子。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只能积蓄实力,不瞎折腾,什么阶段做什么阶段的事,毛泽东没有攻下台湾,也是如此,汉武帝是生逢其时,非文、景二帝在前,汉室二世而亡矣,故其治内之昏聩不妨成其攘外之明君。

到了朝代末期,则是大厦将倾,病入膏肓,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可以痊愈。比如明末,怎么挽救明朝呢?难不成把所有的明朝潘王都杀尽?这个时候似乎只有自己改革,消灭既得利益者,重新分配天下利益的路子,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是人力难以挽回了。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nnynn 禁闻视频 bitly.net/vvvgg 一司机说:这几天在琢磨,开着政府检验合格的车,烧着政府说达标的油,贴著政府发排放合格绿标,政府却说空气质量差是我们车造成,我就纳闷,难道是我踩油门的姿势不对   发表于 昨天 10:59



上一篇:《贞观政要》读后感
下一篇:人才和庸才的区别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5-4-26 00:41 , Processed in 0.094658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