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跳江事件频发,令人唏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4-5-16 11:0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天偶尔刷抖音,常能看到有人发布跳江的视频,一个在南宁邕江钓鱼的人发视频说钓个鱼一晚上下去两个,也刷到了长江大桥有警察50步设一岗,还有人则表示说5月1号到现在21个了,他每一个当天视频都会评论一次,刚好21个;对此,有人评论说“满大街都是朝气勃勃的老年人,和死气沉沉的年轻人”、“这个世界真奇怪,对一心想死的人奋力挽回,对一心想努力活下去的人却往死里整”;还有人则回应表示:物业费、供暖费、水电费、燃气费、宽带费、医疗费、保险费、车贷、房贷、手机费、油费、保养费、停车费、违章费、补课费、书本费、卷子费、生活费、住宿费、班费、卫生费、课后看护费、校园保险费、家人过生日、双十一双十一二、520521、七夕、三八节、端午中秋元旦春节情人节各种节,各种随份子,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财迷油盐酱醋茶全是钱,能活着已经是奇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上面的评论能够表达出不少底层民众的心声,也是让我看的五味杂陈。90后和00后可以说是经历了时代变迁最大的一批人,也可以说是挺惨的一批。父母辈可以说是低开高走,年轻时虽然物质上苦,但是大家都一样,精神压力不大。而90后和00后呢,则可以说是高开低走,物质是比以前越来越丰富了,但是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90后是被忽悠惨的一批,不少人房贷车贷消费贷,00后呢,未来则可能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天崩开局,想找个好工作的难度是要比90后大大增加的。

如今中国的现象和当年的美国大萧条和日本危机也有点类似,中国人基本上都是给一小部分打工,许多企业是给银行打工,不少人则是政府和地产、银行打工,寅吃卯粮, 上一代人过度的索取毁掉了下一代的人生,也导致财富资源过度集中,大多数基层没有那么多财富进行消费,于是市场愈加萎靡不振,这可以说就是这个时代的锅,而个人在时代洪流中实在太过渺小,无法避免,只能应对。对于普通人来说,首先就是要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自己和形势要有清醒的认知,缩衣节食,量力而行,避免负债,做好过冬准备,减少大手大脚消费的习惯,只有先苟住,才能迎来春天回归。

其次,则是要尽量开诚公布获得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达成共识,在当下这个时代,失业被裁是很正常的,所以一时失业找不到工作也不必过分焦虑,先找个能够得着的先苟住再说,找不到时也不如先多沉淀自己,甚至放松休息都好,或者可以多去做些尝试,比如摆个小摊,打打零工,最主要还是要学会给自己找乐子,保持身心健康,刘备的那句话:处于逆境时,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对于许多人来说,最大的难题或许就是获得家人的理解支持,对于父母那辈的人来说,有些人可能无法理解当下年轻人的困境,但是,许多时候,父母的建议和看法并不全是对的。

父母那辈人年轻的时候,人人说国企铁饭碗,然后马上大批下岗潮。
父母那辈人年轻结婚的时候,人人都给你洗脑说,结婚呢男的必须要二八大,女的必须要杠缝纫机,然后花巨资去买一个一年也不用几次的缝纫机,现在放在家里积灰。
父母那辈人有些人经历过股市的辉煌,于是个个说要买股票,然后股市暴跌。
如今人人都说买房好要买房,但看看现在多少人是被房子给逼迫的跳楼自杀?
还有许多人都想着考公考编,但是如今这个形势下,能不能挤进去呢?如果饭都没了,铁饭碗也只是个碗而已。

父母的不少建议,在当时确实是很好的建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势也会改变,以往的建议可能并不一定适用于当下,随着时代的变迁,制度和观念也是要随之调整,当每个人都说那个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时候,是否应该先认真思考一下是不是真的如此?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以前都被裹挟着想着发大财,其实嘛,身体健康和身心愉悦才是最重要的,经济好的时候都没赚到钱,经济差的时候那不是更难了嘛,许多人之所以活的累,也是因为不满足于当下,但却没有能力获得更好的生活,在当下城市生活越来越困难的时候,成本不断上涨的时候,也有不少年轻人选择返乡务农。农村是个蓄水池,只可惜如今许多农村已经凋敝,人去楼空。不过自古危机危机,有危有机,许多人也可能趁势而起也不一定,这个东西很难说。在当下社会,养活自己应该是不难的,如果所有岗位上个班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感觉那这个政府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还有人则表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如果连死都不怕了,那还怕什么呢?要把枪口指向敌人,而不是指向自己。自我了断只能结束自己的痛苦,而消灭真正的敌人,不仅能为自己出口气,还有机会改变其他类似经历的人的命运,要敢于把刀刃指向霸凌你的人,指向压迫你的人,这种想法虽然有些极端,但我是比较认可的,就算是坐牢也好过自杀吧。以往历史中,底层生存艰难,于是有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工人生存艰难,于是有了工人三大运动,有了美国芝加哥工人举行的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8小时工作制和改善劳动条件,于是才有了如今的8小时工作制,但对于当下国内的一个形势来看,不怎么切实际的就是,有这个胆量和组织能力,也不会被逼到自杀了。

随着经济的不景气,政府后续可能也会出台一些救市政策,亦或者可能会有战争,这个概率应该是不大,也有可能当下的经济只是一小波低谷而已,同时,如果未来有新的产业出来,则又可以促进消费和就业,所以,未来的一切都不好说,也但愿不要让这时代的悲哀,成为我们个人的悲哀。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hhbbhh 禁闻视频 bitly.net/55yy55 我们国内的重要消息,大多出口转内销。事实上,当一个公民有权利了解真相,我们才有资格被称为国家的主人。中国是我们的祖国,但,我们却是祖国的陌生人..   发表于 2024-5-16 12:49



上一篇:为什么不少中国人普遍活的很累?
下一篇:自杀具有传染性易致未成年人模仿,媒体报道须慎重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沙发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4-5-16 12:08:14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中国当下许多社会观念和政策是有一定问题,之前这些政策或许是可行的,资本为了赚钱,到处宣扬多度消费,让人觉得有贷款和买买买是非常合理的现象,也确实是促进了内需消费。但实际上,任何人要过的好,首先都得是花的钱要比赚的少,量力而行,透支消费只会让自己越过越惨而已,有些人自己月薪几千,就敢贷款买奔驰宝马,只为所谓的面子,没钱了甚至于还敢割肾买苹果手机,我也真的是服了。这样的消费习惯,不搞到自杀那才有鬼了。

当下的环境对于有钱人来说,其实影响不大,同时,目前国内的经济其实主要影响的估计还是底层,垄断企业、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相对受影响不大,但这些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关系了,最受影响的其实还是底层和中产。所以,要想生存的好,就要避免有毒的人和有毒的事,推迟满足,同时,对网络上的毒鸡汤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这方面女生是个重灾区,看到网上不少大龄剩女对现实焦虑,只能说对现实和社会没有清醒的认知吧,不少男生呢则多半是被社会压力给裹挟着往前走。所以,如果只要求一个女的缠足,那无论她本人还是她的家人都会极力反对,但如果让大多数的女人都缠足,那么,反对者就会变成少数,这个时候,这些多数的人不仅不会反对,还会劝这些少数的人去缠足,等缠足普及多年后,会形成文化,这个时候,用不着强迫,都会去自觉维护这种文化,而那些不想缠足的人,则被逼承受一些舆论压力、社会压力,还会受到排挤打压,至于为什么要缠足,则没有人去思考了,就好像现在的996、买房买车、身高1米8一样,有些东西当然是好,但是也得量力而行不是。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板凳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4-5-17 16:45:14 | 只看该作者
当下这个时代和以往相比,有不少好的一面,比如和平稳定的环境,网络上遍地可以学习和搜索到的资料,丰富的物质条件等等。同样也有不少坏的一面,比如失业率激增、贫富差距的增大、社会舆论压力的增大以及过度的内卷等等。回顾历史,许多人都曾经有过十分窘迫的人生经历,有的人后来有所成就,也有的人后来依然一贫如洗,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比如今日相逢无酒钱的高适。

还有比如这位: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和我来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来馆读报的人名,不过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在这许多人名之中,我记得有几个是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袖,是我十分景仰的人。我很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都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边口音的图书管理员所讲的话。但是我不因此而丧气,我仍然参加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想藉此能听大学里的课程。我对于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高,同时我的头脑愈来愈激烈。不过,当时我还在彷徨,还在“找出路”。我读了几本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我和一个常来看我的北大学生,时时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可能性。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都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不过在公园和故宫的宫址我看到了北国的早春,在坚冰还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北京的树木引起了我无穷的欣赏。

他们都是牛人,我们这普通人是比不了,而且就算是牛人也无法保证事事如意一帆风顺,更何况我们嘞,人活着,还是得相信点什么,才不至于对生活彻底绝望,所以,其实还蛮喜欢一句电影台词: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哄它,不管碰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All is well一切顺利。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6-14 04:14 , Processed in 0.114365 second(s), 3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