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贞观政要》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14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此书,确实是感慨人和人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为什么会差别那么大?和环境、自己的志向等多方面因素应该都有关系。

李世民出生高贵,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时,良好的家庭背景能够让他接触到天下英杰,人的见识是非常重要的,和牛人接触,能够让自己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同时,隋炀帝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身边亲近之人的经验教训可以说是非常深刻的,人很多时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只有在自己和身边之人受到了重大的教训之后,才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杨广的失败应该也会促使李世民去思考,为什么他的表叔会落的如此下场?因此而产生一些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去思考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是君王失天下的原因往往是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由着自己的性格喜恶,好大喜功,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成功的人往往能从自己和他人身上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李世民能得天下,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没有天下大乱的舞台,他也是无法成为唐太宗的,同时良好的背景让他有了去争天下的本钱,加上自己的好学,以及各种贤才聚集在身边,身边有贤能之士,也能帮助李世民改正自己,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如打天下的房谋杜断,以及得天下后的魏征,同时,也离不开李世民自己的虚心接受,他能引导别人去提意见,人家才敢提,他如果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又有几个人敢冒着生命危险去提各种意见?

真话往往是伤人的,中国人又最喜欢面子,如今我们现代社会,想提一些意见也是难上加难,还常会被冠上负能量等不好的词汇,很多领导喜欢的往往是别人的溜须拍马和歌功颂德,好显示自己的英明神武,但实际上,又有谁能不犯错?没有谁不想成功的,但是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或者看到了也不能改正。

书中还有特别深刻的一段话,玉虽然有美好的本质,但藏在石头里,没有好的工匠去雕刻研磨,那就和瓦块碎石没有区别,如果遇到了好的工匠,就可以成为流传万代的珍宝,我们许多人,其实出生差别并不大,都是一张白纸,但是往往缺在了雕刻上。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地理因素、形势发展等等各方面因素都是雕刻人物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常人虽然无法和李世民相提并论,也没有舞台和背景,不过其背后成败的原理还是有一定相通的。

只不过再英明神武的人也无法对抗制度和环境,强如李世民,也不得不玄武门兵变,也不得不和儿子李承乾兵戎相见,形势比人强。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nnnxx 禁闻视频 bitly.net/jjbbjj 防火长城(GFW)拦截的基本都是良心的,广电总局封禁的基本都是优秀的,文化部批判的都是美好的,中宣部查删的都是真实的。这已经形成社会的某种共识...   发表于 10 小时前



上一篇:33岁回顾以及死前想做的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5-4-22 23:08 , Processed in 0.158115 second(s), 3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