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魏国是如何崛起和衰落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9-3-9 15:30: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魏国得到今山西西南部原来晋国的基本部分,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四面受敌,国家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不拘一格大力启用出身平民的人才,翟璜更是出身戎狄,唯一重用的贵族人员只有弟弟魏成。因此当时魏国人才济济,文有李悝、翟璜、西门豹、子夏等人,武有吴起,乐羊;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奖励耕战,兴修水利,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依靠这些平民政治军事人才,魏国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后来的秦国献公、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这两百多年历史中,有一半时间是魏国独大,之后一半时间则是秦齐,秦楚,秦赵争霸。
在政治上,李悝率先进行变法:
1:在人才上:废止世袭贵族特权,根据能力选拔官员,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特别能打的吴起,就是因为从卫国不招待见,所以跑来魏国。
2:在经济上:鼓励老百姓垦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实行尽地力、平籴法。同时对国家境内的所有土地进行测评,估算国家的土地产量,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按照土地的贫瘠标准,分配给农民土地,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3:实行法治,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李悝的法典,不仅仅在魏国历史上属于头一遭,他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具有开天辟地性质的。它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的诸多方方面面的建制,在后世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后来的商鞅变法,基本上大体的框架都是“借鉴”的李悝变法,只不过稍加改动变成了战争机器升级版。

在军事上,文候启用吴起训练出了战斗力极其强悍的魏武卒,建立了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力量,对魏国初期的强盛发挥了重要作用。魏武卒的人员选拔及其严格,能成为魏武卒一员,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是很优越的。故而,魏武卒都是强悍的精兵,战斗力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成为当时世界上步兵最为精锐和彪悍的军队。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同时,吴起还帮魏国夺得秦国河西之地,打得秦国无还手之力。但是魏文侯一死,他的子孙再也不能向他一样不拘一格用人才,先有吴起与公孙痤争权,魏武侯中了公孙痤离间之计迫使吴起不得不弃魏奔楚,后来魏惠王喜欢人才,但他也只是把这些人才像个菩萨一样供着,但并不重用。

曾经名动一时的魏武卒也因为选拔要求高,训练、装备的成本非常昂贵,维护成本也很高,强盛时期的魏国是可以负担的,但更重要的是,形成战斗力的魏武卒真正的灵魂是那些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他们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作战技巧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无法通过硬性弥补。所以,当桂陵、马陵等战役损耗了大部分魏武卒精锐后,这支天下无敌的雄狮几乎不复存在了,首先是魏国元气大伤,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再装备一支同样的魏武卒,其次大批精锐老兵的损失,使魏武卒的软实力损伤严重,队伍失去了中坚力量,重新训练、培养的周期很长,也很艰难。



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即位。即位后,魏武侯召集赵、韩,三家结盟,以魏国为首领。魏武侯联合赵韩两国,先后击败了楚国、秦国,并赶走了齐国,一时间风头无两。后来又帮助齐国氏族田氏在周天子那里讨要封侯,最终“田氏代齐”。但魏武侯即位一年,丞相李悝去世。在进攻秦国时,因为丞相孙痤的谗言,使得吴起逃亡到楚国。后来因为三家联盟后的利益总是不能合理分配,赵国不满,最终赵国和魏国兵戎相见,三家联盟破裂。而且由于魏武侯不断的征伐,周边各国不得不施行改革,秦国是以魏国为蓝本进行改革,楚国更是因为吴起的到来而奋起直追,各个大国开始拉近与魏国的距离。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因为卫国是魏国保护国,魏国无法坐视不理,于是立即联合宋国出兵助卫反攻,魏卫宋三国联军直逼赵国首都邯郸,赵国被逼闭门防守,并派人向齐国楚国求救。魏卫宋联军于是包围邯郸,希望一举歼灭赵国,以解除被诸国包围之局。但是在同一时间,秦国乘魏军主力不在,偷袭魏国少梁,并夺得少梁,魏国在这场战争里被围攻的危险反而变得更大。齐威王得知赵国被围,本欲立即出兵,但将军段干朋主张延迟出兵,以“承魏之弊”为战略方针。即是先以少量的兵力向南攻击襄陵,以制造假像,可以表示助赵,又可以牵制和疲惫魏国。再待魏军攻陷邯郸,魏、赵双方均已无力再战之时,再给予正面的攻击。齐威王接受了这个提议,在赵魏两军相持一年多,邯郸城快要失陷之时,方才委任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主力驰援赵国。

田忌计划奔赴邯郸,与魏军主力决战,解决邯郸之围。但孙膑认为这不利于齐国,于是提出了更为创新和可行的方法,即“批亢捣虚”与“疾走大梁”。“批亢捣虚”即是避实击虚,攻其必救,使敌人出现后顾之忧,前线之围便会自动解开。“疾走大梁”即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魏国重城大梁进逼,以切断魏国的运输要道,并攻其所不备。这样一来,魏军定必回师自救,齐军则可乘其疲惫于路,一举击败魏军,而赵国之围则自动解除。

孙膑这一招“批亢捣虚”使得田忌甚为拜服,立即采用。于是齐军主力立即向大梁挺进。在此危急存亡之际,虽然邯郸城已攻破,魏军还是不得只以少数兵力留守邯郸,并由主帅庞涓亲率主力回驰大梁。但同时间,齐军已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设伏,准备截击魏军。魏军由于长期在外作战,已疲态毕露,再加以长途跋涉之急速行军,士兵皆战意大降。于是齐魏一交战,魏军战败。但此役魏国并未受到严重损失,且仍然实现了攻克赵国首都邯郸的战略目标。
公元前352年,魏国联合韩国将齐国打败,齐楚求和。
公元前350年,魏反攻秦国,包围秦孝公于定阳,秦国战败乞和。至此大战以魏国胜利告终,魏国的霸业得到继续发展。


公元前343年,魏国称王,盟友韩国不从。次年,魏国出兵攻打邻近的韩国。韩国遣使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在征求孙膑的意见后,决定再次坐山观虎斗,待魏韩火拼一番后才出兵救援,这样则“尊名”与“重利”皆得。 韩国在拼命抵抗仍五战皆败后,只得再次向齐国求援。齐威王看到魏、韩两国皆元气大伤,认为时机成熟,委任田忌为主帅,田婴为副帅,孙膑任军师,率领齐军直逼魏国首都大梁。再度施展一次围魏救赵,不过这次所要解救的是韩国。
魏国为避免重蹈覆彻,于是停止进攻韩国,转而与齐国决战。魏惠王将攻韩的魏军撤回,并任命太子申为上将军,以庞涓为将,统率十万魏军攻向齐军,要与齐军一决雌雄。这时齐军已深入魏境,欲退不能,只得与魏军决战。孙膑针对魏军强悍善战,因而轻视齐军的弱点,大打心理战,先向魏军示弱,引诱魏军深入,再施以出其不意的攻击,一举歼灭魏军,并获得主帅田忌采纳。于是孙膑定下了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谋略。

齐军依计行事,与魏军接触后,立即佯装战败后撤。并以“减灶”之策诱敌,即在第一天挖十万人煮食用的灶,第二天减少至只足五万人用,第三天又减少至仅足三万人用,造成齐军士卒四散逃走,兵力不足的假象。庞涓一如孙膑所料,果然中计,接连追击齐军三天,并因看到齐军天天减灶的情况,认定齐军败绩已呈。于是只身带着部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则于魏军必经之处马陵设伏。

马陵通道狭窄,被林木所包围,而且地势险阻,庞涓一旦中计,即无退路。孙膑料到庞涓会于该天晚上赶至,于是以一万名弓兵埋伏于马陵的道路两侧,约定在夜里以火光为号,万箭齐发,并预先把路旁其中一棵大树的树皮剥掉,于其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样。庞涓的骑兵如孙膑所料般于晚上赶至马陵,庞涓看见有一颗树的树皮被剥掉,上面还刻着字,因此停下来,并命人点火照明,以阅读树上所刻的文字。但他还未读完,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因没有准备,即时溃乱,庞涓中箭,结果被齐军大败。庞涓眼见无法改变局势,只得大叹“遂叫竖子成名”后自杀。齐军再乘胜追击,歼灭魏军10余万人,并俘虏了魏军的主帅太子申,马陵之战以魏军大败而告结束。

孙膑此战,不直捣大梁,就不能让庞涓回兵。不后退示弱,就不能在马陵设伏。不减灶骄敌,就不能使庞涓骄而冒进。三者联合如环,环环相扣,此战也成就了孙膑的千古之名。同时,马陵之战,虽然战方是魏与齐,但实际却是秦国与中原大地的历史转折点。此战之后,魏武卒精锐尽失,魏国实力受到严重削弱,从头号强国顿时沦为二流强国。秦,齐,赵三国于次年共同伐魏,魏尽失河西之地,崤函之固。秦国自此终于挣脱了一直系在脖子上锁链,囊括了河西,关中全域,并将函谷关牢牢攥在了自己的手中,渐成高屋建瓴之势。魏国称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此后战国开始了齐国和秦国争霸的局面。

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则加强了对魏国的进攻。魏惠王用惠施计尊齐威王为王于徐州,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魏国与齐国的关系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缓和,但秦国在西边却连续向魏国发起进攻,西边的西河、上郡相继落入秦国之手。魏国感到只靠本国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国进攻的,于是有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之举,企图联合三晋与燕、中山国,来抵御大国的进攻。

公元前323年,楚国向魏国发起进攻,楚将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8邑。“五国相王”可称为公孙衍的一次“合纵”运动,但仍敌不过楚国,因此魏惠王对“合纵”政策动摇,接受了张仪“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政策,任命张仪为相。主张联合齐、楚以抗秦的惠施被摘相印,到了楚国,后又到宋国。惠施的去魏相,是张仪“连横”政策的胜利。魏惠王相张仪,是想利用秦国的力量对抗齐、楚的压力。张仪却是“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是要魏国投靠秦国。魏惠王当然不能就范,秦惠王于是生气,出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或说今山西灵石境)。这样,张仪的“连横”政策又受到挫折。

公孙衍是张仪的政敌,张仪在魏国推销“连横”政策,公孙衍就出来加以阻拦,要赶走张仪。于是派人到韩国去把张仪合秦、魏是“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张仪,是“欲得韩地”的目的告诉了韩国大臣公叔。公孙衍称,如果韩重用他公孙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并且可以达到“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的目的。公叔认为此计很好,“因委之犀首以为功”,把国事委于公孙衍。

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齐国于是“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燕、赵两国“亦以事属犀首”,接着楚国也“以事因犀首”。魏惠王见国属公孙衍以事,“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事,复相魏”。此即所谓犀首“佩五国相印,合纵连横”的一次“合纵”运动。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代替张仪为魏相国;公孙衍发起合纵,联合东方各国以抗秦,有五国伐秦之举,有三晋及燕、楚五国,这一次合纵攻秦,参加的有魏、赵、韩、燕、楚五国,当时曾推楚怀王为纵长。但实际出兵和秦交战的,只魏、赵、韩三国,攻到函谷关,秦出兵反击,魏受到损失较大,魏使惠施到楚,要和秦讲和。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这次参加的国家有魏、赵、韩、燕、齐、楚。由于联军组织不严密,故被秦军击败。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大败韩、赵、魏三国联军,斩杀8万余人,“合纵”随即失败。

公元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余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战后,魏国、韩国精锐损失殆尽,再无力量单独抵御秦国。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赵国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丞相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魏无忌姐姐,平原君赵胜多次向魏安釐(僖)王和魏无忌送信,请求魏国救援,魏安釐(僖)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秦昭王得到消息后,派使者威胁魏安釐(僖)王,魏安釐(僖)王惧怕,就派人通知晋鄙停止进军,留在邺扎营驻防,名义上为救赵,实际在观望形势的发展。

平原君不断派使者前去魏国催促,并责备信陵君不顾赵国和信陵君姐姐的危亡。信陵君为此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安釐(僖)王出兵,门客也用尽各种办法劝说,但魏安釐(僖)王惧怕强大的秦国,始终不肯听魏无忌的意见。信陵君估计魏王已不肯出兵救赵,又不想看着赵国灭亡,于是凑齐战车一百多辆,打算带着门客前去赵国和秦军死拼。
信陵君到了邺,拿出兵符假传魏安釐(僖)王的命令要代替晋鄙担任将领。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表示怀疑,不想交出兵权。此时的信陵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让朱亥动手,用铁椎杀死晋鄙,强行夺权。
信陵君统领晋鄙的军队后,精选士兵八万开拔前线。与此同时,楚国也派出春申君黄歇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邯郸之围,并于公元前247年与其他五国联军,对秦国的侵攻军迎头痛击,攻秦至函谷关,秦国大败。

信陵君通过窃符救赵,合纵攻秦获得了巨大的威望,魏王担心他会危及自己的地位,所以将其罢免。信陵君知道自己不能再获得魏王的信任,便交出兵权,回到自己的府邸,整日喝酒于夫人为乐。不久,在沉闷苦恼之中,信陵君因酒色过度死去。秦国知道信陵君死后,便加大对魏国的攻伐力度,魏国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在苟延残喘中度日灭亡。据司马迁的《史记》中《信陵君窃符救赵》记载,信陵君窃符救赵后,让魏将领带着兵符回魏国,因怕魏王降罪于他,所以带着门客留在赵国。

后来,秦王嬴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最后魏国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假降,魏亡。

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能最终统一天下,原因很多,但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个原因,那就是秦国几乎囊括了当时天下最顶尖的人才,几乎成了各国人才投奔的首选之国,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的彻底性,特别是“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只论军功不论出身这对各国人才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翻开一部秦国史,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秦国本身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和各国投奔秦国的人才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他们成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而这些人才当中,属魏国流失到秦国的最多(这当中包括本身是魏国人和在魏国待过一段时间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弃魏国而去的人),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弃魏奔秦的人才(绝大部分是去了秦国,也有少数是去了其他国家比如吴起就去了楚国)往往又成为了魏国的大敌,他们对魏国造成的损失和伤害足以让魏国后悔不已,可以说他们是魏国从霸主的神坛跌落以至于最终衰败的重要推手。这些人当中又属其中八人最为有名,对魏国造成的伤害也最大,他们分别是:
1:尉缭子,提出了“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的灭六国整体思想深受秦王嬴政的认同,其后秦灭六国基本上就是按这个步骤一步步进行。除此之外他提出的“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也收到了奇效:齐国之所以袖手旁观和齐国相国后胜被秦国重金收买有关;赵国名将李牧的死也和赵国相国郭开被秦国重金贿赂有关。
2:商鞅,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尤其是不论出身只论军功更是日后源源不断的人才奔赴秦国的基础。商鞅是卫国人,但是他长期担任魏国相国公叔座的客卿,公叔座深知商鞅大才,但是出于私心直到临终前才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可惜魏惠王不能慧眼识珠白白错过商鞅这位大才,商鞅在秦国先是担任左庶长,最后出任秦国职位最高的大良造,更是两次在河西击败魏军。
3:张仪,在魏楚等国受不到重视的张仪入秦后受到秦惠文王重视并被封为相国,正是在张仪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之下各国纷纷背盟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更是以6里地骗得当时强大的楚国背弃齐楚联盟,并借机削弱了楚国。
4:范雎,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逃亡到秦国。他的观点和尉缭子大体相同,主张先灭魏国和韩国,交好齐国,这就是”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他提出的加强王权的观点深合秦昭襄王的意愿,于是拜范雎为相。长平之战赵王之所以用赵括替换下廉颇就是中了范雎的离间之计,使得40多万精锐的赵国大军被白起坑杀干净。
5:吴起,吴起因为与公孙痤争权,魏武侯中了公孙痤离间之计迫使吴起不得不弃魏奔楚。吴起到了楚国如愿以偿的出任楚国相国,短时间内又训练出一支楚军,而且这支楚军还打败了吴起一手训练出来的魏武卒。
6:公孙衍,秦国的河西之地是在吴起手上被夺去的,而魏国彻底失去河西之地就是因为公孙衍。在公元前330年,公孙衍在雕阴之战中大败魏军,斩杀魏军8万和主将龙贾,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之地求和。
7:孙膑,孙膑和庞涓是同门师兄弟,庞涓先仕魏国,孙膑来到魏国后,一方面庞涓妒忌孙膑才能陷害孙膑,另外一方面魏惠王因为已经有了庞涓也未对孙膑有足够的重视。后来,孙膑逃亡到齐国后,齐威王拜他为军师,在孙膑的辅佐之下,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魏国,魏国实力从此衰退。
8:魏章,公元前312年的丹阳之战中,魏章是秦国主将率秦军大败楚军,俘虏了楚国大将屈丐和逢侯丑等人并斩首8万楚军,夺得楚国汉中600里之地。










上一篇:《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3大阶段》读后感
下一篇:新疆的反恐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9 12:20 , Processed in 0.113293 second(s), 3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