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四万亿下的钢贸危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8-9-3 08:1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钢产量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占据世界总产量的近一半,取得了巨大成就。

钢贸也曾让各路资本趋之若鹜,是资本追捧的宠儿,钢贸行业鼎盛时期,在沪钢贸企业从银行贷款规模曾达到2000亿元。成员主要为钢贸企业的周宁上海商会扬言:“我们在银行没有一分钱坏账。”但是,2012年中的一个事件成为行业急转直下的导火索……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起,钢贸行业因债务问题有超过10人自杀、300多人入狱、700多人被通缉,导致的坏账规模近100亿美元。产能过剩、经济危机、四万亿救市、银行“骗贷”……在这次钢贸行业大洗牌中粉墨登场。每桩案件背后所涉及的资金量都让人震惊。而能见诸报端的,要么是因为该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要么是因为其涉及行业内知名人物,但波澜之下实际尚有众多并不为人所知的暗涌。

由于钢贸危机带来的影响,当初一张周宁身份证就能从银行贷款几百万元的景象不复,取而代之的是银行将336万闽东籍人员拉入信贷黑名单,一律暂停包括信用卡、房贷、车贷等贷款服务。这让很多与钢贸无关的个人和企业主叫苦不迭,甚至导致部分无关企业的倒闭和破产。钢贸之殇,伤的却不仅是自己。昔日众乡贤,如今成乡嫌,现实总是如此讽刺。

钢贸商的崛起

2000年之后,中国钢铁行业高速发展,到2013年,粗钢产量达7.79亿吨。钢铁贸易也成为一门大生意。在1990年代,一吨挣1000元,甚至2000元的情况都有;后来,每吨钢材的利润稳定在200~400元,如果一个月销售5千吨钢材,利润就是100~200万。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行业、机械加工、汽车行业等等都需要大量使用钢材,钢厂、钢贸厂都有不菲的利润。

但是,钢铁贸易一单生意所需的资金,需要放大三四倍的资金量来支撑。所以最重要的问题是:资金。这时候很自然就想到银行,实际上银行也看中了钢贸商。

银行与钢贸商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看似可行的放贷措施,具体方式如下:银行、钢贸商、钢厂三方共同签订协议,规定该钢贸商订货货款由银行来直接支付给钢厂,钢厂发货后,银行就成为货主,从运输到入库,该货物所有权都是银行。对银行来说,只要不是规模太小的钢厂,风险基本是可控的。货物以银行的名义入库后,钢贸商想要在市场上销售该批货物,只需要将出货吨位对应的货款打到银行指定账户,银行收到后会下达一个放货手续到仓库,这个过程在业内称为“赎货”。从流程设计上来看,这种操作思路还是很可靠的,起码银行至始至终要么把货拽在手里,要么把钱收回来,安全可控。对钢贸商来说,事前只需要交给银行20%的保证金,事后只需要支付银行利息,就完成了一笔采购。

钢厂:我还是收到钱了,只是发货时换个名字,没有变化;
银行:最低20%的款我先收了,我开了一张承兑付给信誉有保障的钢厂,货物出来后我100%的货权,商户要提货就得先付钱,即使货烂在我手里了,我降价20%卖出去,都不亏。所以很安全;
钢贸商:我只用20%的资金,就完成了这笔采购,除了多付一点利息,和提货麻烦一点。这不是大好事么。

因此,这种操作模式对各方都是有利的:银行扩大放贷量,激活市场,赚取利润;钢贸商完成了杠杆融资,解决一直以来最大的困扰;钢厂也更好地维护了与代理商之间的关系。早期尝试的银行在其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便带动了更多的银行参与其中。

银行的大规模参与解决了钢贸商的融资问题,但是,银行也存在问题:业务前期银行放款慢,赎货时银行放货慢。钢材销售之后要走复杂的物流系统,安排不好会使得终端客户和钢贸商苦不堪言。

于是钢贸商迫切需要更专业,更有效率的出资方来介入。某些大型国企资金实力雄厚,融资成本极低,试水钢贸融资之后又发现其中有大量利润,可以单独划立一个部门来操作,甚至成立分公司,招聘更专业的人员专注于此,效率和服务是胜过银行的。部分涉足钢贸的国企甚至不知道螺纹钢和线材是什么样子,仅知道我有钱,放给你使用,到期连本带利还给我。这种国企,就起到了影子银行的作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企和银行一起主导了钢贸商的资金支持。

至于从事钢贸行业的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福建省周宁县总计20万人口,仅在上海一个地区就有8万人从事钢贸行业。闽籍钢铁人在钢材行业中取得成功之后,便亲戚传亲戚,朋友拉朋友,于是大家都来了。钢材行业与做包子馒头不一样,介绍个亲戚来做包子,做得不好顶多关门回家,钢材涉及环节众多,操作资金量巨大,若是仅靠一腔热血和朋友帮扶而入行,事情就不这么简单了。

事实上,银行在与钢贸商合作的过程中,不可能投入过多精力监管,为了分化风险,还是信赖担保、联保制度。钢贸商为了拿到资金也乐意配合,加之钢贸从业者多数都是亲戚或是朋友,所以很快就自发成立了以三、五户为一小组的联保体,且此刻大量的担保公司也相继应运而生。

银行正是基于以上各种担保制度的保障,逐步放松了对实体货物的监管,在钢贸行业放款上采取了“重担保,轻质押”的方针。

1996年,周宁上海商会成立,后来在钢贸中发挥了另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担保或是“隐形担保”。这是一个类似超级联保体的组织,当某位会员出现经营问题而无力偿还债务的时候,商会可以凭着闽商的互帮精神组织大家共同承担。曾有媒体报道,一位福建钢材老板炒电子盘浮亏2.5亿元而无法偿还,周宁商会部分人每人摊派200万就解决了。在银行看来,这是积极信号,这是商会的实力,是各支行为钢贸商向总行申请贷款额度时的重要材料。周宁上海商会曾有句无比骄傲的名言:“我们在银行没有一分钱坏账”。

如同商会的发展轨迹,钢材市场也逐步成为银行眼里具有良好信誉的主体。银行在放贷时更希望钢贸商是处于同一个钢材市场,在同一个地方办公的。入驻钢材市场的商户之间更容易形成联保小组,钢材市场则演变成担保主体。“如果按照极端情况估算,以上海逸仙第一钢市的4亿资本金为例,银行给钢市的保证金放大10倍,他可以为一家银行担保总额为40亿的贷款,如果他与十家银行合作,那么就在40亿的基础上再次放大,第一钢市可以担保的额度达到400亿,杠杆倍数被放大至100倍。”——《南方周末》某篇调查报告如此写道。

钢贸商成立了商会,商会成给了银行定心丸,银行又成就了钢贸商,于是便又有更多的闽籍人员加入到钢贸行业,这一切都在互惠互利中“良性循环”着。








上一篇:苦心经营20年,资产做到30亿,国内最大家具企业破产
下一篇:为什么合伙生意不好做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沙发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8-9-3 08:22:33 | 只看该作者
炼钢最大的原材料就是铁矿石,由于国家战略上的规划,以及国内自身源材料的质量不够好等诸多因素。当前我国铁矿石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有数据显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2012年中国铁矿石消费量10.5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9.4%。中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2012年我国进口铁矿石7.4亿吨,进口金额达956亿美元,进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65.5%,对外依存度近63%。

一面是巨大的进口量,另一面却是耻辱的没有定价权!

08年年以前,铁矿石都是通过谈判来确定价格的,国内由几大带头钢厂成立联盟参与谈判,基本上一定就是一年。 但是09年后,就不一年一定了,而是依现货指数来定价,价格随行就市,波动频繁剧烈。

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铁矿石价格在600元/吨-1400元/吨波动,最大波幅超过700元/吨,年内最大涨幅超过70%,最大跌幅近40%。自2003年至今,铁矿石价格从每吨30美元涨至目前的每吨130美元,最高一度达到近每吨200美元,涨幅超过5倍。

危机与四万亿

2005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的文件,按照该文件,“十一五”期间,我国钢生产能力力争控制在4亿吨左右,拟淘汰1亿吨落后炼铁生产能力、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但是在随后不到一年时间,中国钢铁产能就迅速超过4亿吨规模。随后国家发改委调整了调控目标,将“十一五”期间的钢铁产能调整到5亿吨的规模。

2006年,提出淘汰全部2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

2007年,提出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和20吨及以下的转炉。2007年中国钢铁产能达到了4.89亿吨,比上年又增加了6625万吨。

但是,我国粗钢产能仍在政策的限制中一路攀升至2008年的年产6.6亿吨。此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向全球蔓延。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也深受影响,出口贸易,投资需求,房地产市场等各方面都受到阻碍,钢铁行业也正是受此影响的行业之一。

进入2008年下半年后,我国钢铁工业的消费需求减弱,钢材价格大幅回落,经济效益明显下滑,行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钢铁工业发展中面临的不利局面持续恶化。这主要表现在:
1、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钢材出口大幅度下降。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1-2月我国钢材累计出口量为347万吨,同比下降53.5%。
2、钢材库存猛增。全国钢材库存总量达2000万吨,而往年正常水平都在200万吨左右。
3、价格继续下跌。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截至2009年3月20日,钢材市场价格月同比下跌了7.4%,季同比下跌了6.9%,钢材的总体价格水平已跌至15年来的历史新低。
4、行业效益继续恶化。2009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由上年同期盈利255亿元转为净亏损7.7亿元。

过去一钢难求的情景不复再现,钢价一路走低。以上海地区某规格热卷为例,从高峰时期接近6000元/吨暴跌至不到3000元/吨,钢铁行业之艰难可想而知。

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更大危机,我国于2008年11月初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具体措施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房屋建设;

加大铁路、公路、机场等大型交通类设施建设;

加快震后重建工作;

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加快医疗、教育、环保、文化等方面建,政策上对农业倾斜,支持企业创新和结构调整等。

不难看出,前三条都与钢铁行业直接相关,第四条虽未涉及钢材,但最后却在执行的过程中对钢铁行业产生更为深远直接的影响。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当初四万亿的投资,其实就主要是投给了钢铁行业,没有之一。

刺激政策出台后,“铁公基”全面建设,导致钢铁需求量急剧扩大。钢厂方面,原本因受危机影响已经关停的生产线再次投入运行,原来受价格波动拖累濒临破产的企业瞬间被注入活力,那些原来规模尚可的钢企更在此时加紧上马更多的设备。2001年至2007年间,我国钢铁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1.01%,至我国钢铁产量2007年为4.9亿吨,而到2008年明显放缓,当年产量只有5亿吨。可是紧接而来的2009年却又增长为5.7亿吨,当初制定的限制产能等措施至此成为一纸空文,四万亿的力量显而易见。

刺激政策最终需要落实,而真正执行的手段就是钱,四万亿怎么出来,自然是通过银行。刺激措施的第四条是:“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其实这才是真正导致钢贸最终困局的核心内容。如同某些评论所说,这就是银行开飞机来撒钱了。正基于此,以前钢贸商贷款难,流程复杂,需要各方担保和监管等等风控措施,现在被大大简化,各大银行开足马力放贷,甚至各行长亲自出马,把办公网点直接开到钢材市场,拉着,求着,捧着钢贸商贷款。手续麻烦银行可以自己操办,钢贸商的财务报表不好看银行可以帮忙修改,新开的公司不熟悉找不到担保联保,银行帮忙牵线搭桥等等荒诞的事情层出不穷。

一面是火热的资金涌入,另一面却是钢材价格疲软。钢铁贸易已无利可挣,此时手握重金的钢贸商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资金优势取得更大回报。他们获取贷款后做起了资本运作,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股市等其他回报率更高的行业。当部分人因此获利的时候,消息不胫而走,带动更多的钢贸商投入进来,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钢材逐渐成为了辅助品,融资、投资成了钢贸商的经营方向。

货去哪儿了?

在讲述行业危机大爆发之前,有必要讲述一下仓库的重要性。由于钢材高价值的性质,仓库运营方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1、资金实力雄厚,可以配齐装卸货物所需的人力物力、仓库本身的土地等等;
2、交通便捷,钢材运输三大主要方式为火车、轮船、汽车;
3、信誉有保障,因为钢材价值高,一个小仓库即使存货十万吨,按平均单价4000元/吨计算,则总金额就高达4亿元。

因此,能在市场中经历竞争淘汰而发展起来的仓库都是实力不凡的企业。货物自入库之始,申报的货权单位即被仓库视为货主,期间如果转移货权需要原货主提供完整的资料和手续,而货物清单(即仓单),被银行和国企视为确认货权的重要,甚至是唯一依据。仓单都有什么内容?时间、货物的品种,数量、存放的库位和最重要的货主名称。仓单谁出?在仓库的工作人员,仔细想想这里面的漏洞就太大了。

在与银行、国企(影子银行)、物流商、仓库合作的过程中,如果说钢贸商会利用钢材运输过程中的漏洞获取现金流还属于打擦边球,那么,仓库为钢贸商出具虚假仓单的行为,就是明显犯罪了。大部分情况下,货物入库之后,钢贸商出具虚假仓单将货物同时抵押给多家出资单位而套取资金。钢贸融资发展到后来,最高峰是“一女三嫁”,其实“一女”都算不上,因为抵押的只是付了少量保证金的期货。由于时间差和放大效应,“一女五嫁”,“一女十嫁”都能做到。当然,将资金拿到手还只是第一步,将手中资金投资获取高回报才算成功。

这样运作的后果是什么?“上海银监局2011年公布的一则数据曾被广泛引用:截至2011年6月末,上海用于质押的螺纹钢总量为103.45万吨,是螺纹钢社会库存的2.79倍,说明银行在贷前对抵押品检查和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

此时钢铁行业的大势是:产能严重过剩,钢材滞销,价格疲软;与此同时,铁矿石严重依赖进口,价格波动剧烈。2012年,我国进口铁矿石7.4亿吨,进口金额达956亿美元,进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65.5%。有消息显示,当时一棵4斤左右的白菜可以卖4.8元,而螺纹钢一吨4400元,折合每公斤仅4.4元,一公斤钢材的价格抵不过一棵白菜!

危机浮出水面,缘于2012年8月份被爆出的“中铁物流事件”:2012年中旬,某公司去上海宝杨仓库提货,被仓库人员以各种理由拖延不放,引起该公司警觉,随后要求提走名下所有货物。仓库人员无法阻拦,便采取坐在货上,将卡车开到门口堵住大门等过激行为阻挠提货。此后,中国铁物几大子公司甚至同时在各地仓库展开抢货大战,自己公司同自己公司抢。“他们几个不同的一级子公司,都被同一个骗子骗了,抢货是为了挽回损失。”

虽然之前也陆续出现过钢贸商跑路,虚假仓单被查等事件, 但此次中铁物流事件成为整个行业形势急转直下的导火索。原因在于:

1、上海宝杨库是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中国铁路物资上海有限公司的仓库,被认为是业内“最安全、最可靠”的仓库之一;
2、“中铁”是涉足钢贸圈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央企之一,旗下拥有众多分公司直接从事钢材贸易,或是充当“影子银行”为其他钢贸商出资;
3、虚假仓单其实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但多半是出事之后谋求低调处理,但此次由仓库员工自己堵大门阻挠提货实属罕见,如同银行为应对挤兑而直接把银行大门关上,把ATM关停。

由此事件开始,钢贸危机全面暴发。包括银行、国有企业甚至民间资本开始意识到此次危机的严重性,已到期贷款收回后基本不再续贷。出资方对钢贸商的大规模收缩贷款,导致钢贸商大面积出现资金链断裂。

同时,各公司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货物进行盘查:银行(影子银行)有未到期贷款的,开始清点名下货物,甚至连夜要求将货物移库。部分仓库开始发函公告要求所有货主集中前来盘点,以期证明自己的安全可靠;而自知有问题的仓库则沉默不语。部分为了开拓市场而未收款将货物前置于仓库销售的中小钢厂为了安全也选择将货物运回或是派人看守。

是否有问题,问题有多大,最清楚的莫过于钢贸商本身。尚有实力维持的开始变卖资产或是从其他渠道以更高的代价融资,以期填补之前漏洞。已经达到极限无法继续筹款的钢贸商则选择性违约或是全部违约,而有部分因为涉及金额太大自知无力回天的则选择了跑路或是自杀……

盘库的结果可想而知。下一步怎么做?

1、暂停新业务。充当影子银行的国有企业基本全面暂停新的出款业务;银行方面开始收缩放贷规模或是局部停止新的贷款申请。

2、抢货。由于货物大量被重复质押,导致一批货物出现多家货主争执的场面层出不穷。仓库大门被堵,各货主争相不让,部分仓库人员痛苦流涕的事情不绝于耳。

3、要钱。抢不到货,或是多家僵持不下的时候,那还是让钢贸商还钱吧,只要钱能还回来,货就不再重要了。软磨硬泡,谈交情,谈利害,只要认为能起作用,能用的招都用上。

4、起诉、查封、保全资产。天天派卡车堵住仓库大门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法院查封,申请资产保全。2013年,上海法院审理的钢贸案件增长5.5倍,一审涉及钢贸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约3700件。对银行来说,贷款到期无法收回,对应的货物尚有争议,起诉便是最好的选择。而国企则不同,为钢贸商提供融资的行为本身就不合法,起诉就不合适,因而会采取下一个动作。

5、抓人、威逼。由于参与的国企多数都是有背景有实力的大企业,他们往往选择私下里以诈骗的名义向公安机关报案,然后将相关钢贸商的责任人控制,以强硬手段威逼钢贸商还款或是拿资产出来覆盖。面对这种强硬手段,部分钢贸商承受不住高压而优先将国企的资金归还,还有部分钢贸商对国企完全失去信任,已经被抓的索性进去图个安稳,没有被抓的不能全部还清款项的索性就都不还了,另有一小部分人员加之各方面原因选择走向极端……

6、追溯担保联保。这个曾经在业内被一致好评的机制却在大潮来临的时候成为拉倒千万钢贸商的沉重枷锁。担保联保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出资方挽回了一些损失,但也仅是杯水车薪,更严重的却是让原本还可以勉强维持的企业因为背负额外债务不得不走向破产,以至于最后导致整个行业的全军覆没。

货没有了,钱去哪儿了?钢贸商从事钢材主业入不敷出,将钱挪用到看似回报更高的行业去了(但没有得到高回报);用来打点关系;挥霍……银行对钢贸商的放贷规模有多大,坏账具体有多少?由于银行大多对此三缄其口,我们只能根据一些数据推测:
1、2011年,全国钢材贸易贷款1.89万亿,其中上海钢贸行业就向银行融资达1600亿元;
2、民生银行2013年一季报显示,民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09.22亿,有投资者估计民生银行在钢贸领域可能最坏将产生60亿左右坏账;
3、媒体估计,中资银行提供予中国钢铁贸易企业的贷款中,可能有1/5至1/3,即接近100亿美元于2013年变成坏账。

曾宣称“我们在银行没有一分钱坏账”的上海周宁商会,联合上海钢铁服务协会于2012年6月5日向银行发出公开信,希望银行能继续放贷支持钢贸行业。看似言辞恳切,却暴露了更多问题:1、钢贸行业付出的融资成本为15%,远高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6.31%。2、钢贸圈中可能存在大量重复虚假交易。3、资本的撤出,使得整个行业面临还贷危机。4、利用银监会的“七不准”规定来要求银行,却忽视了“七不准”是为了“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而此时的钢贸商已很难称为实体经济。5、试图以“担保公司、市场承担了百分之百的银行融资风险,而受益却不足银行收益的1/10”打动银行,继续保持合作关系。等等。

6月28日,上海钢铁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周宁上海商会会长周华瑞在某交流会上说:“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已经明确表态,对上海钢贸行业目前出现的困境给予全力支持,对于过去的贷款不予收缩,中信银行在此基础上还承诺给予一定的增加。”但与此同时,也部分商业银行接受采访时表态:“支持做实体,不支持挪用贷款投机。”

周华瑞说,公开信发出后,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于6月8日召开了业务会议,约见了福建省、地、县三级的上海商会负责人和个别企业代表。最终,兴业银行承诺保持原有的贷款规模,并下调银行综合收益率。6月13日、20日,周宁商会又牵头分别与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进行银企合作交流。“昨天光大银行也来找我们,希望通过(钢铁服务业)协会及时和企业沟通。”周华瑞说,“民生银行决定在规模不缩小的情况下,在一些费用上让利于钢贸商;中信银行过去收取基础利率30%到35%的费用,现在承诺降到10%。”

事实上,银行往往跟钢贸商说先把到期款还上,然后再放新贷款,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旧款收到后不再放新款,周宁商会甚至认为这是银行在“骗贷”。某一次周宁商会在与民生银行商谈时,刻意把地点选在了千年古刹——龙华寺,“对天对地对菩萨,银行也不要再骗贷”。商会甚至还在发出公开信后,组织银行企业座谈;找上海金融办、上海银行业协会、银监局,周华瑞还给上海市领导上书为钢贸呼吁,但注定无力回天了。

钢贸行业走到这个地步,相关主体都难辞其咎。钢厂不顾市场规律,盲目扩张,结果带来行业持续低迷;银行一味追求利润,放松监管,甚至前期为了业绩而故意从中推波助澜;某些国企依仗着自己巨大的资金优势,充当影子银行,炒作资本;钢贸商挪用“专用资金”,无论挥霍还是投资,都是犯罪……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6 02:27 , Processed in 0.108093 second(s), 3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