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全网

标题: 电阻电容:缺货与涨价恶性循环,部分小型电子企业被迫...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8-5 10:18
标题: 电阻电容:缺货与涨价恶性循环,部分小型电子企业被迫...
电阻和电容是两种十分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在电子行业中两者所占的成本不算太高,但用量极大且必不可少,只要是电子类产品,都会用到这种电子元器件。多年以来,这两种元器件的价格都相对稳定,但有新闻显示,从17年下半年开始,电阻、电容的价格大幅上涨,一些型号的产品价格甚至翻了几十倍。而这些基础元器件的不断涨价,也给毛利率不高的一些电子小厂增加了很大的经营压力。

有电子企业负责人表示:
以前随时下订单都有,现在要提前一个月、半个月下订单才行。现在拿不到货,所以面临后期的市场采购很麻烦。因为你现在就是打了钱过去,也拿不到货。

这种情况下,电子行业的运行秩序也受到了影响,企业好不容易签上的订单几乎没有效力。就算合约限定了交货期,中间商一样可能拿不出货。就算能拿到货,交易价格也要按照拿货时的行情,而不是按订单上的合约价格。涨价面前,小型厂商几乎完全没有话语权。

缺货又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上涨,二者恶性循环。为了留住大客户,一些电阻电容的生产厂家和中间商,都会优先供货给大型下游企业,中等和小型规模的工厂为了订货绞尽脑汁。在电子制造大省的广东,有很多微小型电子产品加工厂,正因为缺料被迫停工。尤其是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较低端产品影响较严重,比如生产LED灯带、低端充电器、电源等产品的小企业,许多都由于无法采购到片式阻容元件而停产。

而发生这些情况的导火索有人认为是日本厂家产品转型造成供需失衡促涨价。据了解,我国是MLCC最大的消费市场,每年的需求量占全球总量的七成左右,2017年进口金额达56.2亿美元,需求巨大。但是由于本土厂商技术和工艺的落后,国内市场大部分被日本和韩国所占据。其中,日本是市场上的“头号玩家”,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大陆的产品多属于中低端。目前,普通民用的电阻和电容有两大特点:第一,需求量极大,每个电路板少则用几十颗,多则用几千颗。第二,价格极其低廉,贴片电阻和电容都是用纸带包装卷在圆盘上卖,国产货通常五千颗、一万颗一卷的卖十几元到几十元。

无论这类元器件有多便宜,只要焊到你的电路板上,有一颗坏了就会让你整个电路板报废。所以,我们的电子产品生产大厂,尽量避免使用国内小厂的电阻电容产品,宁愿使用进口的如日本TDK,韩国三星等名牌厂家的产品,因为实在承担不起损坏的风险。而有记者调查发现,此次缺货最严重的产品之一是MLCC,也叫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目前,全球最大的MLCC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MLCC是消费电子行业用量最大的基础元件,也是日本企业的强项。目前日本的MLCC产品可以做到1000层,中国产品在300层左右。

业内认为,本次缺货的导火索,就在于几家日本巨头减产了一些利润率见薄的大尺寸产品,集中精力于车用等高端市场。比如日本村田是在2017年,对某一些大尺寸的型号,做出了减产或限产的决定,所以就拉开了整个缺货的这种紧张的序幕。

近年来,受电动汽车、工控等行业发展带动,MLCC产品需求量迅速增加。目前增加最快的两个行业,一个是通讯行业,也就是手机,随着单机(MLCC)用量的增加,就造成总需求的快速增长。另外一个就是汽车电子,不管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由于电控部分它的迅速增长,所以就造成了MLCC需求的增加。而中国台湾地区和大陆的几家企业供应能力有限,供需失衡成为涨价的核心动力。

受需求影响,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大陆企业,都在扩充MLCC产能,但由于生产设备主要从日本进口,设备交期是18至24个月,因此估计2020年前,还解决不了缺口问题。

此外,原材料涨价以及近两年国内的环保政策持续收紧,也是电阻电容涨价的原因之一,比如18年一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昆山紧急停产270家工厂事件,其中就包括了很多芯片厂商。就国内来说,环保政策收紧直接影响了原材料成本及产能释放。









欢迎光临 17安全网 (http://17anq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