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以及官和吏的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8-11-11 20:15: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官吏一般用来形容当官的,但实际上,官和吏是不同的。官是官,吏是吏,那么官和吏有什么区别呢?古代又是怎么样来选拔官员的呢?

在我国封建时期,不同朝代选拔官员的方法不同。夏、商、周时期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均为血缘世袭关系,难以得其优秀人才。

以秦朝为例,秦的选拔制度为: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4、世官制。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到战国中后期,“选任制”基本确立。

两汉时期为察举制和征辟制:
所谓察举制,也就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但是会出现地方官员徇私,被察举的人不实的情况。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也称为举孝廉,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察举制度大多为世家大族所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人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当了魏晋时期,变成了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版,主要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员变为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官员基本上都被世家大族垄断。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从隋唐开始,到后面的宋、明、清,都为科举制:
科举制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政府可以通过考试来考核人们的才学,而科举制的诞生,也使得寒门子弟有了上升通道,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制度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到宋英宗时期,则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解试(州试)、省试(礼部)和殿试,到了宋朝则有了实行糊名和誉录,以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唐朝科举制分为: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 俊士:不经常举行
6、 ……(共50多种)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并且唐代科举及第之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身份,必须经过吏部的铨试或科目选,考试及格,才能真正步入仕途。宋朝则自太宗以后,科举及第者除第五甲外,都不需要再参加吏部的铨选考试,可以直接授予职事官。

明朝则变为考八股,考试的流程为:
1、院试:州县,童生考中即为秀才,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
2、乡试(秋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3、会试(春闱):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乡试的第二年举行。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4、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会试后当年举行。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明朝当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前代人的思想,他们在应试的文章中写出了新的内容,里面不仅有诸子的思想,还加入了佛道两教的观点。应试文章常常离经叛道,杂入新奇之说,诡僻之论,对封建的中央集权是不利的。朱元璋因为希望能对臣子拥有足够的驾驭和约束能力,为了迫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服赝孔孟之道,制止异端邪说,从而巩固封建专制,就必须加强儒家经典的灌输,把人们的思想重新纳入官方思想的轨道上。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科举考试从内容到形式都加以严格规定,于是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以朱熹集注的儒家经典《四书》作为标准答案,考试内容严格限制在四书五经之内,不允许有任何的发挥,文章必须以八股文为形式。这样,读书人就不再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不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然的话,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这一关,试图通过推行这种考试方法,将天下知识分子的思想集于一统,从而让自己的江山能够永固。

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一直到清朝末年,面对欧美列强的欺凌,清朝却发现自己没有可用之才与之抗争,痛定思痛之下,八股文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于是在一片声讨声中,八股文被逐出了历史舞台。

元朝:铨选制度:
元朝由于是外族征服汉族,所以选拔官员的制度有所不同。
(1)高级职位中有相当部分被世勋子孙所占据;
(2)中、下级官员中的绝大部分,多由吏员出职,甚至由官复吏,再出职升任品级较高的官位;
(3)元代前期一直没有设科取士,后来虽然实行科举,对整个官僚构成的影响,也远不能与唐宋诸朝相比较。此外,元朝铨选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优待蒙古、色目人。

除了科举,进入官场的另一途径是纳捐。所谓纳捐,就是买官。对于官帽的买卖,清的前几朝还有所节制。到了末世,就无限制地用纳捐的方式来解决财政困难。

那么官和吏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衙两制”,即官与吏分开管理。官,属国家编制,由国家任免,由国家提供的俸禄供养,对君主负责;而吏不进入国家编制,不由国家聘用,不由国家薪金供养,由衙门的主官任用,并对主官负责。

官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的,考试的内容是政府规定的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忠君爱国。大多数人都只会经史子集,吟诗作赋,而对于财政,经济,司法,一窍不通,这些东西只能作为进入官场的敲门砖,与当官后所要承担的业务完全不相干。到了各个政府机构,还得从头学习行政管理知识,在具体的业务上,即使是状元、进士,实际上只是启蒙的儿童,于是官员们就不得不依靠一帮熟悉业务的胥吏了。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官是要求你读儒家圣贤书科举考上去,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仁义道德,要忠君爱国、爱民如子,所以官员也只要求你忠君爱民政治性正确就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你有专业能力和多大办事能力,而吏不是考的,那些刀笔小吏、捕快之类的,一般是专业世袭,要求的是你的办事能力和专业性,以此来达到国家的稳定。

比如,明清时代在衙门里做事的人,有官,有僚,有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员,有品级,比如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叫“品官”。又因为自隋以后,官和僚都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当官的职责就是根据自己施政理念发号施令,治理辖区,可以“管”人,掌握人的命运,包括“吏”的命运。

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是民。任务主要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顶头上司服务,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也可以说:官是政治家,他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执政理念;而吏则是技术专家,他要做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技术经验将上司的计划一步步实施,并取得最佳效果。他们是官府中的“服役人员”,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和技术性服务而已。

官无常任,不得世袭,胥吏是处理繁琐的国家事务的专门人才,具体经办各类官府文书和各类公务。做一名胥吏,需要经过多年专门学习和训练,积累行政、人事、刑狱、钱谷等方面的经验,并熟悉朝廷的法规及历来有关谕旨。因此,胥吏往往父传子、子传孙,存在着家族世袭的现象。胥吏地位虽然低,但政治影响却很大,因为国家的事务,尤其是地方行政,实际上要靠胥吏来处理。

而且官员任职的时间都很短,所以有“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和“官如传舍”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员之于官府,就像住旅馆的旅客。官是三年一任,清代地方官平均一任只在一年半左右。而吏则不同,阮葵生在《茶余客话·论吏道》中说“吏则土著世守”。官是外来的,吏是本地的,官板凳没坐热就走了,而吏则要一辈子都在这个地方。

秦汉以后,本乡任官基本就被禁止了,所以地方官基本就是外地人,而地方吏肯定是本地人,所以既互相配合又彼此隔阂。等混热乎了,三年一考评,无论好坏都要挪窝,以防止地方势力过大,蛇鼠一窝。从培养制度上看,无论是否八股,对官的教育主要侧重抽象理论和道德,而吏则基本不教育,但是有选拔,完全看办事能力,理想的组合就是所谓“清官能员”。也因为官员不熟悉实务,真要有什么大动作,立山头搞分裂什么的都比较困难。

由于官府平时的政事操持在胥吏手中,官同们就落得清闲,这样的结果导致很多官员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文恬武嬉,优游岁月。庚子以后,有人做诗嘲讽:
  六街如砥电灯红 彻夜轮蹄西复东
  天乐看完看庆东 惠丰吃完吃同丰
  头街强半郎员主 谈助无非白发中
  除非早衙签配字 闲来只是逛胡同

这首诗说的是夜间华灯初上,官员们的车马交错奔驰,看完天乐班又看庆乐班的戏,吃完惠丰饭馆又吃同丰饭馆。街上多半是各部衙门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们,口中谈论的无非是麻将桌上的白、发、中。除非早上要到衙门上班,都到八大胡同的妓院依翠偎绿去了。郎中为正六品,员外郎为从五品。这些中级官员都是些吃喝嫖赌的主儿。

而进入官场,就要遵守官场的诸多规矩。这些规矩可分为两种,一是属于官场上的官话的,如: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州县衙门座碑。)
  “才要真爱,名要略爱,总之己要自爱;天不敢欺,人不可欺,实于心不忍欺”。(督学署前座碑。)
  “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州县衙门座碑。)
  “民不可欺,常愁自折儿孙福;官非易做,怕人直呼父母名。”
  “人人皆称父母官,要对得自家父母,方可为人父母;此中易作子孙孽,须顾全百姓子孙,以能保我子孙。”

不过在这些冠冕堂皇的“官话”之处,还有更多的官场的“潜规则”箴言,如:“多磕头,少说话”;要“懂圆滑趋避之术”;要懂得“唯上是从”;要“逢迎巴结,不怕难为情”、“笑骂由人,好官我自为之”;“欺上瞒下,一紧二慢三罢休”;“稳、冷、狠、套、拉、拢”;“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林林总总的官场潜规则,一时也难以尽述,可见做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宦情薄如纸。官员一旦失去权势,身价便一落千丈。所以《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在其“护官符”中说道,官场中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故官场中建立关系网尤为重要。要建立关系网,门路很多,如对权大者巴结奉迎、优用乡人、建立同乡性幕帮、胥帮;拜干亲;结兰谱;拜门生等等。



上一篇:春秋五霸的崛起与衰亡之齐桓公
下一篇:房谋杜断,决断之难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6 02:00 , Processed in 0.116596 second(s), 3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