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任正非和李一男的商业竞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9-10-28 10:3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一男,湖南人,15岁考入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1岁进入华为,27岁成为华为常务副总裁,可以说是当时华为公司的传奇人物,公认的技术天才。任正非对李一男可谓信任有加,他在华为的升迁也可谓是平步青云:两天时间升任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与中央研究部总裁……李一男也没有辜负任正非的信任,在华为屡立大功。华为关键产品C&C08万门机的研发成功,李一男功不可没。因为C&C08几乎是间接救了任正非和华为的命,他的一举一动都曾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程控交换机、几十个G的波分传输、代表未来的数据通信、通信技术的皇冠GSM、CDMA、数千人的招聘计划、盛大的市场策划、全球性的市场扩张战略的拍板,李一男都是核心决策层中的一员,甚至很多时候就是直接来自于他的决策,其在技术部门拥有很高的威信。

曾在华为研究院工作的一位员工说,李一男少年得志,为人较张狂,“给面子”,“留余地”等词在他的字典里是不存在的,他对其他副总也是态度粗暴,和任正非很相像。在很多华为人的记忆里,李一男是个集科学天才和处世弱智于一体的大男孩形象,技术出身的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书生气十足,没有什么为人处世的概念。

李一男对技术发展趋势,对产品走向具有惊人的敏感度和准确的把握能力。华为无线研究部的总工——唐东风评价过李一男的聪明:“有一次唐要向客户搞一个技术汇报,邀请李一男出席。由于李一男太忙,事先没有就技术进行沟通,在去会议室的楼梯上,李一男说:你给我把主要的东西讲讲吧。就是从1楼到2楼的距离,李一男到会场上竟然能滔滔不绝地把精华阐述得非常透彻,连唐本人都难以置信李一男领悟、掌握得如此之快。这是一项新技术,而且可以看出他事先不知这项技术的细节,因为他说的很多语言是唐的介绍,但如此专业的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全部掌握,理解丝毫没有偏差,而且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这也是任正非曾经想将李一男作为接班人的重要原因。华为给李一男的舞台不可谓不大,李一男在华为不可谓不得志,不可谓不风光,可谓前景光明,前途无限。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他与华为研发的一代功臣郑宝用矛盾日益激烈,而且李一男对技术路线和流程改造有自己的看法,在各种形势和因素下,李一男觉得自己很孤立,于是决定出走。2000年,IT泡沫破灭,华为销售额下降近半,再加上组织变革阵痛,人心惶惶,大批人才出走,李一男也带着从华为拿到的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北上创建港湾网络。李一男的出走,任正非痛心不已,特意在深圳五洲宾馆大举设下豪华宴,召集华为所有“总监级”以上高层为李一男践行,对一向低调的任正非来说,这不为多见,当时两人有个君子协定,这属于“内部创业”,李一男不能回头抢华为的研发命脉。

出走后的李一男备受追捧,特别是风险资本在诱惑、没多久,港湾网络便获得了美国华平、淡马锡等机构近亿美元的风投。促使李一男再造一个它们控制下的华为,创立之初,港湾将自己的业务领域聚焦于数据通信,相比当时电信市场的白热化竞争,这一领域空间比较宽广。华为当时在数据通信领域主打的是企业网产品,因为属于内部创业,港湾自然地成为华为企业网产品的高级分销商,并出现在2001年2月华为举办的数据产品渠道会议上,那时,双方之间还是愉快合作的关系。

创立初期,港湾发展势头良好,通过销售华为设备和自己的产品,成立第一年就获得了近2亿元的收入。到了2003年,收入则直接翻了近3倍。

技术出身,又在华为多年熏陶下养成了敢想敢拼的作风,李一男并不满足于代理通信设备,他很快就将目光瞄准了新的市场——光通信,并开始研发销售自己的产品,并从华为研发部门挖走了大批人马,在市场上连续拿下了几个大单。2001年,在高薪、期权的各种诱惑之下,上百号华为核心研发人员加盟港湾。发展到后期,港湾的挖人手段愈来愈大胆。有媒体披露:港湾会先私下收买华为市场和研发部门的核心骨干,然后这些人并不离开华为,而是回避港湾的相关研发领域和目标市场。港湾甚至还收买了华为北京研究所的一个员工,由其利用华为资源进行研发,然后和港湾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李一男此举被看作是对华为的公开挑衅,因为在那几年,光通信一直都是华为的核心业务,港湾将触手伸向光通信,免不了会触及到华为利益。开始的时候,两家还是偶有摩擦,随着业务的发展,最后发展到了互抢客户的地步。华为与港湾所处的特殊市场环境、任李二人的特殊地位及恩怨,使这两家公司最终进入到全面对抗、捉对厮杀的竞技场。港湾在管理和研发上直接复制华为模式也给华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2001年到2003年,港湾的年销售收入分别为1.47亿元、4.1亿元、10亿元,增长迅猛。相比之下,华为在这段时期却不顺心,3G研发见不到曙光,而忽略小灵通则让他与老对手中兴的差距缩短,在数据通讯产品上遭到港湾的挑战……

只是内忧外患不足以形容那几年的任正非:母亲车祸去世,爱将“叛逃”,公司的人员纷纷出走,身体因为压力大而患了癌症、失眠、抑郁症,还有与美国思科的官司——思科正要置华为于死地。后来回忆起这段时间,任正非仍然是感到痛心,摸着石头过河,险些被水淹死:“从1999年到2007年,我自己就有多次感觉活不下去的经历。有相同的经历,所以我才有这么多感触。但是,我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我懂得释放,懂得倾诉。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我会往外打电话,诉说自己的心里感受,没有一个人会劝你自杀的。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大约在2003年前的几年时间,我累坏了,身体就是那时累垮的。身体有多项疾病,动过两次癌症手术,但我乐观……我理解了,社会上那些承受不了的高管,为什么选择自杀。问题集中到你这一点,你不拿主意就无法运行,把你聚焦在太阳下烤...每天十多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仍然是一头雾水,衣服皱巴巴的,内外矛盾交集...左了改,右了又改过来,反复烙饼,把多少优秀人才烙糊了,烙跑了……”

迫于残酷的市场形势,华为痛下决心,开始对港湾实行残酷的打击,在企业网市场上更是寸土必争。曾有华为员工回忆,在山东一家国际中学局域网项目上,港湾报价60万元,结果华为听到消息,插进来,报出20万元的超低价。港湾只好降到40万元,承包方念及往日的合作关系,准备以这个价格接受港湾的设备。可是,华为代表向承包方老总哭诉:“只要让我们接,这个单子白送也可以,如果我连白送都送不出去,回去恐怕主任都要被撤职了!”结果,承包方自然选择了实力更强、价格更低的华为。

2004年起,为了进一步打击港湾,华为成立了一个叫做“打港办”的机构。“打港办”专门负责研究港湾的行动,然后进行相应的打击。之前,对那些百万元的小单子,华为基本不关注,可现在,只要港湾参与竞标,华为就势在必得,甚至对客户采用零价格送设备的残酷手段。

在华为的围追堵截下,港湾高速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2004年,销售开始出现回缩。

进入2005年,华为仍然穷追猛打,狠招迭出,招招直取要害。更让港湾无法承受的是,在市场上遭到华为打击的同时,在资本领域,也是频频受阻。2004年,港湾计划到纳斯达克上市,开始进展的顺风顺水。但没多久,一封内容详细的举报信被送到了纳斯达克上市审核委员会,信中举报港湾的财务报告有做假的嫌疑。随后,港湾不断地接受监管机构的调查,上市计划被一再延误。

2005年9月,港湾酝酿与西门子合作,此举一来为增强港湾的实力,二来为成功上市增加砝码。

西门子曾是思科在欧洲最大的产品代理商,一旦西门子和港湾网络达成合作或者实现收购,将极有可能使华为失去扩大欧洲战场的好机会。因为港湾网络在数据通信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有更加低廉的价格,而且,也熟悉华为的风格、市场手法和技术实力。如果港湾与西门子全方位地结合,那必将迅速成为华为的心腹之患,这是华为不愿看到的。

故此,就在双方将要签字之前,华为向港湾、港湾重要客户和合作伙伴发出律师函,称港湾涉嫌侵犯华为的知识产权。港湾方面对此做出激烈反应,认为:“华为起诉港湾网络的目的并不仅限于知识产权纠纷。由于港湾网络正准备上市,公司处于不能对外宣布任何财务和有知识产权纠纷的静默期。华为选在这时候打击港湾网络,是非常狡猾的行为。”华为则辩解,“华为只是选择认为恰当的时间发出律师函。华为是个单纯的公司,没有那么复杂的理由。”

不仅如此,2005年10月,华为以1000万元的代价,挖走了港湾深圳研究所的语音小组,让港湾最赚钱的VOIP业务全军覆没,而这个业务恰恰是西门子最看重的。

华为抛出的诉讼威胁和在业务上的打击,彻底破坏了港湾与西门子的合作计划。在市场上惨遭打击,上市计划泡汤,与西门子的合作设想也落空,港湾的发展形势此后急转直下。

眼看回天无望,港湾最终选择了认输。2006年6月6日,港湾与华为联合宣布,就港湾网络转让部分资产、业务及部分人员给华为达成意向协议书并签署谅解备忘录。港湾部分员工兑现股权后离职,还有80多人的售后服务团队在继续工作。在随后的整合中,华为支付了5000万美元的现金,并调拨了大量资产。华为收购港湾网络,李一男回到华为,任首席电信科学家、副总裁,但最后还是于两年后离职,毕竟芥蒂一旦产生,永远不会自动消亡,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再回到从前”。

据说,李一男重返华为的第一天,就遭受到了不愉快。在他的办公室外面,很多人围观。为此,李一男不得不把透明的窗户蒙上。李一男被剥夺了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和参与权,被分配到手机部门。网络设备才是华为的强项,当时,手机部门是一个不赚钱的项目,产品以贴牌为主,为欧美运营商代工,手机上看不到华为的标识,只有扣下背盖,里面的电池才有华为标志。而且,当时华为手机业务一直在寻找出售机会。
  
李一男智商足够高,但他经历太浅,到底在道行上差了些。在收编李一男的港湾后,任正非曾在对“叛将”的训话中指出,“真正始作俑者是西方的基金,这些基金在美国的IT泡沫破灭中惨败后,转向中国,以挖空华为,窃取华为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他们的困境。”

他说:“你们开始创业时,只要不伤害华为,我们是支持和理解的。当然你们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所做的事对华为造成了伤害,我们只好作出反应,而且矛头也不是对准你们的。2001至02年华为处在内外交困、濒于崩溃的边缘。你们走的时候,华为是十分虚弱的,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包括内部许多人,仿效你们推动公司的分裂,偷盗技术及商业秘密。”

华为与港湾之间的“父子之战”,如任正非所说,华为“惨胜如败”,但回过头来看,正是因为经历了“围剿”港湾与“收复”港湾,华为当时的数据业务合资公司才获得了快速发展,华为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网业务的发展方向。与港湾作战的那几年,事实上也是华为大发展的几年,到收购港湾时,华为的销售额首次突破了百亿美元。



上一篇:行车记录仪的市场发展
下一篇:工厂的工人都哪去了?两大行业抢走大量劳动力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9 13:51 , Processed in 0.112002 second(s), 3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