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李小龙健身法》读后感之李小龙的实战能力到底怎么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1-4-27 22:44: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李小龙,我之前也一度疑惑过他的实战能力到底怎么样?他毕竟没有上擂台格斗的记录,虽然电影里面很厉害,但现实中到底能不能打呢?不知道。你看人家泰森那个摇闪那个KO多猛,再看一些中国所谓的传武大师被打脸的视频之后,更是一度对中国武术没有了什么信心。而且我也认为只训练套路追求动作美感却没有对抗实战那竞技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不过虽然我在格斗武术方面是个菜鸡,也没怎么经历过系统的训练,但毕竟对于这方面兴趣还蛮大的,所以有时候会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去了解,看到一些和李小龙接触过的人对他的评价还有视频之后,对李小龙的观感也经历了从“佩服”——“路人”——“再到佩服”的一个过程。

对于李小龙到底能不能打,网上有很多人黑李小龙,也有很多人吹李小龙,UFC的康纳有一句话叫做:“精准战胜力量、时机战胜速度。”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实战、精准、时机、速度等几个维度去看李小龙的实战能力,因为网上关于李小龙的视频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截取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片段:

首先是实战:
李小龙是没有擂台记录的,但是通过和李小龙接触过的人的一些评价,我们得知李小龙现实中的实战是比较多的。比如洪金宝:
洪金宝曾经说过一百个武行里面没有一个身手比得过我的。

但是对于李小龙,他表示真正能打的,在我的生命里面头一个碰到的就是李小龙,和李小龙切磋的结果是腿刚要踹,李小龙的腿就已经到他脸上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3647003126467069180


并且洪金宝也表示李小龙私底下的打架非常多,还有国外踢馆的经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3647003126467069180


梁小龙则曾经表示李小龙打一个空手道冠军打的没有还手之力。(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3027574992197085969

梁小龙还曾经和黄仁植交手两次都输了,后来李小龙替他出头揍了黄仁植,这个黄仁植就是成龙电影《师弟出马》里面的那个大BOSS。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3027574992197085969

然后是力量: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一力降十会,李小龙力量如何呢?
乔刘易斯曾经表示过李小龙可以平举75磅杠铃停顿一段时间。有健身的人应该知道,平举这个动作需要的力量是要更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from=trigger_reload

然后现在最常见的李小龙视频里面也可以看到李小龙在空手道大赛上表演单手二指俯卧撑,不要说二指,就是单手俯卧撑能做到的也是寥寥无几。

而李家鼎也回忆过李小龙曾经把两个口无遮拦挑衅他的人给单手一手一个举起来


其次是速度:速度无疑是李小龙的强项。李小龙的特点就是快,网上已经有大把关于李小龙速度奇快的视频了。


再次是时机:
洪金宝的口述,李小龙的战斗风格是: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这也是李小龙被不少人认为他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强的格斗家的原因之一。比如李小龙的迷弟吉姆凯利:(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E411v7T3?p=2


李小龙为什么能那么牛?从李家鼎等人的回忆里面可以看到李小龙是个武痴,还曾经用手指捅穿过奶粉罐,吃早餐的时候只用一只手吃,另外一只手要练功,捏报纸。(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t411g7ok?p=26

郑佩佩则曾经评价李小龙是有真功夫,她和成龙都是花拳绣腿,陈惠敏和乔刘易斯等人是上过擂台比赛获得过冠军的,但也承认不如李小龙,和李小龙同时代的动作电影里面的武打动作更偏向于一板一眼的套招,而李小龙电影里的动作则看起来更接近实战。

而从郑佩佩还有陈惠敏、洪金宝等人的谈论中我们可以知道李小龙是个武痴,而反观成龙李连杰,他们对于武术生涯的回忆是苦,一个是兴趣使然,追求实战,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且做到最好,力求精益求精,就算别人拦也拦不住。比如李小龙在美国开武馆的时候因为传授非中国籍的弟子而遭到别人的挑战,花了3分钟时间才打赢,其他人这时候可能会感到兴奋高兴,但是李小龙却觉得在打败对手上花的时间太长了,并改善精进自己的格斗技巧。

而另外的呢则可能是为了荣誉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更好地生活,少了些发自内心的内在动力,多了些机械性的多年如一日的严苛训练,这样的话在训练中也难免会有些懈怠。


网上关于李小龙的评论还有很多,不过有很多是没有和李小龙接触过的,所以我也只选了几个和李小龙有过接触的人的评论,其他还有如元华、林正英等人的评论也挺有意思,从这些和李小龙接触过的人的回忆中,能知道李小龙确实是很强,受过他训练或者说和他一起训练的人里面也不乏一些高手大师,比如丹尼·伊诺山度、乔·刘易斯等等,乔·刘易斯甚至表示他和李小龙训练之后,连赢11个冠军,无一落败,不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要说他是不是天下第一,我估计可能性也不大,毕竟格斗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一些战术的针对、量级、还有年龄伤病、状态、运气等都有影响,或者说他比泰森、菲多等人都强?那这个也不好说,谁也不知道,毕竟人家是擂台上实打实的打出来的,不过他的成就倒也无愧为一代宗师,只可惜李小龙英年早逝,让人感慨。



上一篇:分享一个保护血管的小妙招,孝敬父母不用等
下一篇: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的区别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沙发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1-4-28 09:32:04 | 只看该作者
《李小龙健身法》应该是我看的第二本有关李小龙的书籍,另外一本还是学生时代,书的名字也早忘了。很多有关李小龙的书籍可能更多的是描写李小龙的事迹,这本除了讲李小龙牛逼之外,则更多的是李小龙的一些训练方式。比如李小龙的健身计划有三个核心要素:拉伸运动以提高柔韧性、负重训练以增强力量、心血管运动以提高心脏与呼吸系统功能,书中也会描写一些李小龙的训练动作。

另外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由于网络的发达,可以很容易的就找到各种有关肌肉的训练方式,在李小龙那个年代可没那么方便,观看本书,并不是说要照搬他的训练方式,事实上有不少人认为李小龙的死可能和其练功过度有关,李小龙在武术格斗上是个很疯狂的人,比如网上还流传他不仅夸张的进行电击肌肉训练,为了保持体型,他还用牛肉和生鸡蛋自制特殊饮料,而且由于激烈的打戏会让他的腋下出汗,影响美观,并且好像是他还觉得出汗会影响他的体能,所以在他去世前几个月,李小龙还做了部分汗腺摘除手术,所以有医生就怀疑他因散热不好而导致了大脑水肿。

但书中的一些内容对于训练或者说其他方面应该还是会有所帮助的,而且更多的是可以通过本书看到李小龙为什么能够成为李小龙,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些人喜欢健身,有些人不喜欢,但李小龙的这种精神还是很值得学习,比如李小龙会一只手举着书阅读,另外一只手拿着哑铃做运动,还有就是他的不断创新和实践。
李小龙训练技术上的创新和实践,主要分几个阶段。

1963年之前,李小龙只是单纯地进行套路练习,每天最少花三个小时用来练习拳法。那时很瘦,也没有很强壮的肌肉。

1965年开始,也就是那次比武之后,李小龙发现自己的弱点,于是开始加强力量练习。同时,他也通过有氧训练来提高身体耐力。1968年,李小龙的训练计划中,已经放弃了很多武术套路的练习,增加了很多西洋拳法比如勾拳、交叉拳等的练习。

1970年,李小龙对身体的训练分为四个方面:负重训练培养肌肉力量,有氧(跑步、骑车等)运动提高心血管功能,伸展运动提升身体的柔韧性,不同重量的沙袋,练习速度、协调性、时机、精准性。

他从比武中发现不足,想办法改善缺陷。并收集当时能见到的健身方法,大胆尝试各种训练器材,如果器械不顺手,他还自己改造训练器械,甚至还电击训练。通过不断地学习、摸索和实践,李小龙也最终创立了截拳道。

书中还有其他一些内容我觉得也还不错,摘录如下:
1:不设限:
每个人最终都会死的,你总是对自己明明能做到的事情却人为设限,无论是体力上,还是其他方面,这会影响到你的其他方面,事实上,并没有任何限制,的确人生路上总会有一些停滞的时候,但不能止步于此,而要不断努力去超越,如果因选择超越而面临死亡的话,那就让其杀了你吧。

2:单纯进行武术训练并不能保证在高强度、高速度的格斗中的体能需求,如果渴望让自己的体能潜力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那么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提升自己肌肉的力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这也就是拳谚里的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意思。

3:速度:李小龙认为速度也同样能通过量化训练来提高,提高速度的专项练习应该作为训练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速度,可以不增加训练重量和重复次数,而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缩短动作时间上。

2:超负荷训练,肌肉的力量取决于你在日常运动中的使用程度,如果你日常运动肌肉所承受的负荷最大不超过60磅,也没有进行额外的训练,那么你的肌肉力量也不会高于60磅,要想获得更大的力量,就必须让肌肉在更大重量的负荷下进行收缩训练,直到肌肉适应这一负荷,训练的本质就是负荷与适应。

3:静力训练:在一个完整的杠铃动作中,只有达到最困难的位置时才会产生有效的重量抗力,而静力训练要求在最困难的位置保持静止9-12秒,这就是静力训练能够快速提高力量增长速度的重要原因。

4:负重训练:由于负重训练需要消耗大量体能,所以在两次训练之间应该安排恢复与休息时间,让自己完全恢复并得到补充。并且重量的增加必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否则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再负重训练时可以利用停息训练原则,用最大重量试举时,每次都试举到极限次数,然后停息一会儿,再接着试举。

书里面还描写了其他不少训练方式、但我觉得并不用去照搬,只要适合自己,并且能持之以恒就足够了。

如果有感兴趣的想购买纸质书,也可以上拼多多或者淘宝购买: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9 09:08 , Processed in 0.164346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