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些文案甚至还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感,所谓共鸣感,也就是主人公做的某件事,和你记忆中的情境产生连接时,你产生的积极情绪感受。很多让人感觉到强烈共鸣感的文案、电影、小说等,都是通过相似情境来唤起目标观众记忆中的情绪,从而创造出情绪体验。比如我们常说的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而假设用户过去生活中缺乏累死的情境,那就比较难以引发感同身受的共鸣。 不过,“共鸣”并不是文案的必要条件,也不是营销的必要条件,只不过是一种能够强化定位的创意技巧。想要建立共鸣感,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发现用户过去的某种阻碍因素(比如被误会、被不公正对待、社会不合理等),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帮助(比如支持、批判、反击、鼓励等)。 从吸引用户的角度来讲,由于为了生存,一般来说,我们的大脑只关心具备2个属性的信息:1,与我相关;2,反差信息。因为反差往往意味着变动,而变动常常伴随着风险。 所以,文案最主要还是需要关注我们的目标用户,现在正在关注什么?什么信息,容易被他们认为是“与我相关”的?比如固定的长期兴趣、自己的切身利益、关心其他人关心什么、符合当下的情感需求等等。 否则的话,就很容易陷入自嗨型文案。比如有很多文案,当我们观看的时候,只觉得文字华丽,但并没有任何感觉,如:乐享生活,极致体验、用创意捕捉永恒、智掌未来等等,当我们看到这些词汇的时候,脑海里几乎联想不到任何东西,就好像我们给仙人掌写文案,自嗨型的可能会写仙人来临、升华境界,但如果写仙人球可吸收电脑辐射,会不会更直观些呢?所以,当我们在分析自己文案的时候,也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用户看到我的文案,会调用什么认知?比如过去的某种见识、知识、印象。 2:用户看到我的文案,会调用什么情绪?(比如已经支持XX、反对XX、愤怒、得意、恐惧等) 3:用户看完我的文案,会调用什么欲望?(比如渴望一个更好的自我、渴望美食、渴望关爱等)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9 11:22 , Processed in 0.111779 second(s), 3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