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资治通鉴-周纪一》原文及白话文翻译

查看数: 3021 | 评论数: 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8-9-7 08:16

正文摘要:

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   ◎ 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 ...

回复

admin 发表于 2018-10-3 10:23:12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经典典故《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的就是齐威王: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翻译: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admin 发表于 2018-9-7 20:43:45
相传当年毛泽东在与小护士孟锦云聊天时,特意点出这一开篇的要害:“司马光之所以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是因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或者说是司马光认为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件继往开来的历史大事件,便是“三家分晋”。这年,周天子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承认不要紧,使原先不合法的三家分晋变成合法的了,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三家分晋”,选择这一年的这件事为《通鉴》的首篇,这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切题。下面做得不合法,上面还承认,看来这个周天子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无是无非,当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嘛。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你上面敢胡来,下面凭什么老老实实,这叫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春秋末年,雄霸中原的晋国国力日减,实权被智、赵、韩、魏四大家族把持,其中尤以智家的势力最强。在智家的人才梯队里,有两个候选人,一个叫智瑶,一个叫智宵,智家的家主有意传位给智瑶,却遭到族人的反对。

原因是智瑶虽有5项优势、但有1项劣势。
优势:形象气质佳,身材傲人(美须长大)。
武力值高,射击和驾驶技术高超(射御足力)。
艺术造诣深厚,多才多艺(伎艺毕给)。
智力值高,有较高的文学和辩论素养(巧文辩慧)。
具备优秀的特质,坚强、刚毅、果断、勇敢(强毅果敢)。
劣势:人品太差!群众基础较差。
结论:如果决定智瑶做接班人,智族必灭!
但智家家主的反应是:无视掉。毕竟智瑶长得帅,还能文能武,放在任何一本网络小说里,都是龙傲天主角的标配。至于人品太差,简直扯淡。逢此乱世,人心诡谲,谁还在乎什么狗屁人品道德?人品差,说明领悟了厚黑学真谛,说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证明是做一把手的好材料!于是乎,智瑶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凭借拔群的能力,一跃而成为晋国四卿之首——智襄子。

这一天,智襄与另外两大家族的家主——韩康、魏桓一起开party。饭桌上,智襄让韩康很下不来台,甚至还侮辱了韩康的家臣段规。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在饭局上看到相似的桥段。大老板或许为了彰显自己老大哥的地位,也或许是为了敲打一下对手,经常有意无意在言行上压制、侮辱对方,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服从性测试。受到侮辱的人,往往在利益上受对方支配,因而只能忍气吞声,不便发作。智襄的家臣智国,听说老板做了这么件low逼的事,实在看不过去,出言劝谏:领导呀,您如果不防备,势必大难临头的!智襄傲然道:天下大难,尽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临灾难,谁敢兴风作浪(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智国说:《夏书》云,人与人之间结下的仇怨,不会体现在明处,应在对方还没表现出怨恨的时候,便早作防备。现在你一顿饭的功夫,把人家老板、小弟全得罪了,还不戒备,反而拽得一笔,这怎么行呢!蚊子、蚂蚁这种小虫子都能弄死人,更何况是一个大家族的君臣!然而,智襄睥睨天下之志已不可复抑。他并未理会智国的谏言,反而在王霸的道路上更进一步,继续试探韩、魏两家的底线——直接索要两大家族的土地。据史料记载,智襄索要土地的借口还非常政治正确,他说:晋国原本雄霸中原,近年来不断走下坡路,甚至受到吴、越等国的威胁。我提议,从我开始,每个人拿出自己家族一万户的领土,上交国家,你们看如何?

韩、魏两大家族对智襄的算盘心中雪亮:自己的土地名曰充公,实际上还不是进了智家的口袋。无奈的是,智襄提出公义口号的背后,是智家强大的军事实力。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兵锋所指,由不得两大家族不割地。面对智襄流氓式的索求,以及之前饭局下不来台的屈辱。耻辱感使韩康热血如沸,他随即准备做出决定——不给土地,死战到底!曾和韩康一同在饭桌上受辱的家臣段规,站出来说:智瑶这个人,贪图利益,自以为是。不交出土地的话,他会攻打我们,不如就给他罢!看着韩康难看的脸色,段规顿了一顿,继续道:智瑶获得土地之后,必会更加狂妄,继续向别人索要土地,一旦有人不给,智瑶一定用兵,这便是我们等待的机会啊!就这样,韩家妥协割地,智襄计谋得逞。另一边,征索土地的要求传到魏家,魏家也不约而同地将一万户的土地交了出去。但在魏家内部,则议论着古书上的一句话:“将欲败之,必先辅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收拾了韩、魏两大家族之后,智襄毫不松懈,趁热打铁,又将魔爪伸向赵家。从先前智、韩、魏三家吃饭,而独缺赵家的记载来看,赵家家主赵襄为人比较硬气,并不因智家势大而曲意迎合。对于智襄的要求,赵襄正面硬刚:不给!转折的时机,看来是要到了。韩、魏两家几乎兴奋地搓起手来。他们老早就指望智襄被人惹毛,然后不顾一切与对方打个两败俱伤,自己则可坐收渔翁之利。事情也正向着他们的预期发展,被赵襄怼了一番后,智襄开始生气……智襄决定出兵……智襄下令攻打赵家……正当韩、魏激动万分,眼看苦熬多年终将柳暗花明的时候,智襄突然找了过来,说,赵家不服管教,我要你们出兵,给我打他!打下来,咱们三家共分赵地!慑于智家强大的实力,韩、魏只得选择站队,替智家充当打手。

《资治通鉴》原文的记载是这样的:智伯(襄)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当我读到“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的时候,几乎要笑出声来,既而又不禁佩服智襄的政治手腕。他虽然嚣张自负,却不是白痴,把韩、魏两家绑上战车,既可防止内变,又能加强对赵的军事打击能力,实在是一箭双雕。就这样,韩、魏两家成为智家完全意义上的附庸。当智襄出行的时候,魏桓给他当司机,韩康给他当保镖(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两大家族的家主,俨然成了智家的马仔。用政治手腕整顿完内部,智襄又展现出高超的战术水准。他并没有凭恃强大兵力硬攻赵家,而是选择围而不攻,并以大水灌之。大水淹到了赵家城头,老百姓的锅碗瓢盆淹在水里,甚至生出了青蛙(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遥望浩荡水势,智襄忽然漫不经心道:我今天方知道,水可以亡人之国呀(吾今日乃知,水可以亡人国也)。韩康、魏桓听了,各自心头一震。要知道,韩、魏两家的都城也都临近河流,随时有被人决水的危险。智襄一句闲言,看似是有感而发,实则暗藏杀心:你们若不服从我,下场将和赵家一样!史书以颇为暧昧的笔法描述了韩、魏两人的反应:魏桓拿胳膊肘悄悄撞了韩康一下,韩康也踩一下魏桓的脚。两个人基情满满,挤眉弄眼,忧形于色。正当智襄沉浸在一统晋国、独霸中原的美梦时,谋士絺疵提出了警告:韩、魏两家必反!智襄愕然:你怎么知道的?絺疵分析道:从人之常情便能推导出来。我们调集韩、魏两家兵力攻赵,赵家覆灭,下一个肯定轮到韩、魏两家。现在三家相约瓜分赵家土地,破城指日可待,韩、魏两家不喜反忧,这不是要反是什么?第二天,智襄叫来韩康、魏桓,直视两人的眼睛,平静地问:“你们想要造反吗?”这便是智襄的风格,单刀直入,霸悍凌厉。韩、魏两人心中大惊,心知这是生死存亡一线的时刻,竭尽全力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和声线,诚惶诚恐道:这是挑拨离间!是赵家派来的奸细!这是要阴谋分裂我们团结的队伍,让我们放松对赵家的攻击!领导您想呀,我们俩又不是傻子,转眼就能到手的赵家土地,我们不去要,反倒要冒险作死,这怎么可能呢!智襄沉吟良久,觉得很有道理,便放两个人走了。毕竟,他很难相信眼前这两个畏畏缩缩、逆来顺受的马仔有背叛自己的勇气。

韩、魏两人刚走,絺疵进来说:领导呀,您怎么把我的话透给他们了!智襄再一次愕然:你怎么知道的?絺疵道,刚刚韩、魏两个人仔细地端详了我一番,又匆忙离去,这肯定是因为知道我心中的想法呀。絺疵情知大势无可挽回,请命出使齐国,主动远离权力中心。智襄不以为意,自信在高压的管理手段下,没有人敢反抗。这一夜,夜凉如水,智襄睡梦正酣,一支奇袭部队悄无声息地潜入河堤,于无声中刺杀了守堤军士。随着一声令下,河堤被决口,未过多久,大水积聚,仿佛怒龙惊吼腾跃,伴着隆隆沉雷,飞驰向智襄大营。大水反灌,声势浩大,智军一时大乱。忽听得侧翼传来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竟是韩、魏军队乘势掩杀。正慌乱间,远方又响起一阵劲急的号角,随即杀声震天,凄冷的月光下,只见赵襄亲率大军,呼啸而来……赵、韩、魏三家合谋逆袭,一举击溃智军,斩杀智襄,尽诛智氏满门。智族领土被赵、韩、魏三家瓜分殆尽,智襄的头颅被制成饮器,供赵襄把玩。自此而始,三家分晋之局已成。



admin 发表于 2018-9-7 19:37:46
此篇文章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地方。一个是齐威王能不听片面之词,通过调查来得出结论。

第二个是举贤勿拘品行令,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卫国国君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是不可取的。

第三个则是赫赫有名的吴起,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军事生涯中一生未尝败绩,到哪国,哪国就能强盛,按理是个香饽饽,可惜却处处被人排挤。最受争议的地方还在于其母丧不奔,杀妻求将,虽然也有人认为《史记》中记载的并不可信。还被人评价贪荣好色,虽然获得战功无数,威望很高,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能力太强却引起了他人所畏忌,被人中伤,这也导致其不受信任,而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变法,势必要伤害了不少既得利益者,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楚王去世后,吴起也立刻被政敌所射杀。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5 22:54 , Processed in 0.184482 second(s), 4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