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运动猝死前的症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8-6-30 17:03: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运动通常都被人们习惯性的认为好事,可以让身体更健康,但有没有慢性疾病或者先天疾病,身体能承受多大强度的运动很多人几乎一无所知。网上时常有关于猝死以及过劳死的新闻发生,通常人们认为猝死是因为不规律生活习惯以及压力过大,加上缺少运动,通宵娱乐、熬夜上网,还有饮酒、吸烟等不良行为而造成的。假如身体素质较差,突然进行激烈运动,容易导致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主要有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当中最为常见的猝死病因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力衰竭;脑源性导致的运动性猝死主要包括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动脉硬化等原因。运动猝死虽然没有运动损伤那样高的发生频率,但是它发生的突然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要远超过运动性损伤。下图为部分高校发生的运动猝死事件。


除了高校发生的运动猝死之外,以下行业,也是猝死高发区域,包括:
● 网店店主(恨不得24小时守候你)
● IT程序猿(一天屁股不离座椅,精神高度紧张)
● 广告人(加班狂人)
● 医生(白班夜班连轴转)
● 一线工人(体力劳累,经济压力大)
● 运动健将(超负荷的运动量)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心源性猝死在运动猝死中所占比列最大,其次就是脑源性猝死。热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或比赛,也有可能会导致严重中暑,甚至死亡。

运动猝死的特点
    1.学生运动猝死发生的季节和时间节律主要为春秋两季和下午,这可能与大学学制有关,春秋两季初期正值学校开学之际,大学生又开始参加体育比赛,然而由于寒暑假期缺乏体育运动,此时机体还不能完全适应高强度、对抗激烈的体育比赛,容易出现运动猝死;

    2.运动猝死的案例中女性比率要比男性低,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的概率为百万分之1.2到1.5,其中97%为男性。运动员的比例更高。而在我国大众健身运动人群中,猝死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人群。

    3.心理应激的影响较大。有几例运动猝死事件发生在体育加试或者测试中,运动量并不大,可能与当时的考试压力过大有关;还有一例是在篮球运动结束后打牌兴奋过度而死。

    4.我国运动猝死年龄的峰值在20岁左右,比国外猝死的高危年龄40-50岁要低很多。

    5.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易发月份依次为3月、11月、7月、4月、10月和12月。


而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运动猝死发生比例最高的运动项目是跑步,占33.98%,其次是足球、篮球。大量对长跑猝死事件的研究发现,发生猝死的时间段,主要在半程段、冲刺时,以及到达终点之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运动猝死是指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也就是说,不是停止运动就安全了。事实上运动后几个小时猝死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长跑运动中有几大危险时刻:
(1)危险时刻:半程段
    长跑中出现运动极限点,简称极点。通俗地说,就是比赛进行中,人体感到最“难受”的阶段,心跳和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意识中会出现放弃比赛的念头。这种状况往往在长跑进行到半程时出现,人们常说“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但这种处理方式并不科学。经过专业训练的选手也许可以挺过去,但不经常从事长跑运动或者说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往往容易在这个时候突发病症,导致晕厥、甚至猝死等意外。

    正确方式:当面对极点时,跑者应该适当放慢速度,减小身体的负担,等到身体适应后,再选择是否恢复速度。

    (2)危险时刻:冲刺阶段
    马拉松比赛的猝死意外多发生在终点附近,主要是心脏功能存在问题,形象地说就是心脏“打”不出血,造成全身供血不足,导致死亡。一般发生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硬要冲刺更容易诱发潜在疾病。冲刺时的猝死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更加集中,男性猝死率大大高于女性。这是因为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好胜心强,虽然身体已经极度不适,但总想着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但此时心脏已经不能承担高强度的运动负荷了。

    正确方式:在长跑即将到达终点时,不要轻易加速,而业余选手更应该选择逐渐减速,以便在到达终点后慢慢停下来,防止跑步骤停带给心脏的压力。

    (3)危险时刻:到达终点之后
    剧烈运动时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中。由于肢体肌肉强力地收缩,会使大量的静脉血迅速回流到心脏,心脏再把有营养的动脉血压送到全身,血液循环极快。如果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淤积于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所谓没有了“回心血”,容易造成心跳的骤停,从而导致猝死。

    正确方式:长跑冲刺后一定不能立即停下来,要做一些缓冲的运。动,例如先走一走,然后做一些肢体的拉伸运动,这些“缓冲”会减少猝死的发生

    运动猝死的发作时间非常迅速,几十秒内就可能毙命。但是实际上,在猝死真正发作之前,人体是会有不良反应的,如短暂的心绞痛、咽部梗咽,头晕、心慌、恶心、胸闷、浑身无力、夜间过于兴奋睡不着。然而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运动的正常反应,并没有对其重视,以至于惨剧的发生。

    在不良反应时仍然坚持运动,虽然是有毅力的表现,但却是非常危险的!


除了激烈运动之外,以下几个情况也容易引发猝死:
1:长期加班,工作压力过大
有关加班熬夜致病、猝死的新闻太多了,长期加班其实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承受巨大的压力、超负荷运转,而精神压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药物无法缓解的。大多年轻的心梗患者,都长期从事着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精神高度紧张,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持续增高,引发局部血管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就像一张弓,弓弦长期绷紧,终有一天会“嘭”的一声断掉…

2:久坐不动
长时间的久坐不动,会减缓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循环变慢,血回流到心脏也变得困难起来,这一系列的改变都可能诱发血栓,增加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雾霾天还剧烈运动
雾霾天锻炼,或在车辆密集的路段跑步、骑车,会吸入很多PM2.5和尾气,再加上身体的剧烈运动,很容易引发心脏供血不足,诱使心脏病发作。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在环境较为清静、空气较为清新的地段进行锻炼。

4:大便时太用力
便便时,突然发力,会使得血压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有心脏病史的人,都应避免大便时的突然发力,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5:重口味(吃的太咸、太甜)
口味过重会升高血压,同时还会使血浆胆固醇升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6:心情抑郁,长期睡眠不足
坏情绪和失眠常常同时存在。坏情绪是心脏的大敌,心情抑郁或焦虑的人通常睡眠质量会很差,心脏得不到休息,血压、心率都会升高,对健康非常不利。所以熬夜(长期的睡眠不足)也是心梗的一大帮凶,大家要记住好睡眠不仅是好的睡眠质量,还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

7:抽烟(包括二手烟)、喝酒
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发生痉挛,而一氧化碳也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所以,长期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比常人高很多。

大量饮酒可能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对于长期酗酒的人而言,酒精会破坏心肌,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心衰。

8:纵欲过度
适度、愉悦的性生活会使人心情舒畅,但放纵的性欲也是危险的。在过度兴奋时,心血管会突然收缩痉挛,造成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脏病。

9:暴饮暴食,不爱运动
人吃的太饱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因此流入心脑的血液会大幅度减少。所以,对于本身供血不足的人而言,一顿饱餐很容易诱发心梗、脑梗。另外,如果长期暴饮暴食+不爱运动,脂肪会越积越多,血管里容易形成脂质斑块,如果正好长在心脑血管上,就很危险了。

10:吸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也是极高的。





上一篇:锻炼的真相,为什么你运动减肥却总难瘦下来
下一篇:《囚徒健身》读后感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9 11:12 , Processed in 0.114331 second(s), 3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