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明末农民战争史》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4-6-7 17:0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唉,看中国历史确实是挺让人沉重的,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不会吸取教训。几千年的历史不过就是循环往复,老百姓本来需要的只是一块田一点粮,能填饱肚子,能活命,可却也总是得不到,就像鲁迅说的那般,只要老爷们愿意赏一口饭吃给一点活路,就永世甘心安稳做奴才,事实上是历史中大多数时候,他们这点可怜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各种不合理不公平的政策,各种土地兼并,老爷们先是耗空过去的积累,然后是拼命搜刮当下,最后则是透支掏空未来,一大群人养活着金字塔顶端的小搓人,但他们还是不满足,由于政府压榨越来越严重,底层负担不起政府的沉重税赋,底层被逼得走投无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揭竿而起,尤其到了王朝末世,各种灾害官匪,你来我往,赤地千里,人食人,人食子,触目惊心,我们引以为傲的千年天朝上国,大抵就是这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身怀利器,杀心自起,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初代的国君臣子往往知道打天下的不易,所以贪欲往往还没那么重,等到了后面,则奢靡之风日起,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那是不可能的。权力没有被关进笼子里,在权力的异化下,精英阶层高高在上占据了绝大多数资源,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自己则过着糜烂生活,屡屡出现北极鲇鱼之辈,社会也逐渐进入卡夫卡式社会: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都知道以后会付出代价,但服从会暂时安全,不服从则立马付出代价,服从者会集体干掉不服从者。对于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大多数人噤若寒蝉,就好像《茶馆》里的那句莫谈国事一样,以为这样就能够苟且偷生,但殊不知也只是妄想而已。

对于明朝,毛泽东曾经评价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明朝由盛到衰,嘉靖当政是重大的转折点,毛泽东对嘉靖皇帝也很不以为然,说他“炼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几年天下,就是不办事”。周恩来则曾经引用顾炎武的观点:“十三陵、居庸关和北京城,地非不灵,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


总的来说,归根结底还是制度和政策的不合理,法久弊生,制度逐渐败坏。大小官员任意勒索底层,而底层忍气吞声毫无还手之力,底层割肉喂虎,无济于事,反而逐渐增长了虎的贪欲。所以,毛泽东曾经说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但想法是美好的,实现起来则十分困难。老百姓根本没有参政议政的能力,面对不合理的政策,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果想叫唤几声,还可能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而马屁和赞歌则被歌颂为正能量和爱国,批判和说实话则被称为负能量和敌特。


自古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小民但凡还能够生存,都不会造反。所以,一个国家强盛与否,不是看他的经济GDP,而是看大多数底层人的生存状况就可知一二。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55cccc 禁闻视频 bitly.net/xx5xx 中国人的一天:早上起来呼吸过滤了的空气,上午喝一杯过滤过的水,工作的时候看一下过滤过的新闻....  发表于 2024-6-7 17:59



上一篇:陈丹青的一些言论,觉得有点意思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6-18 20:56 , Processed in 0.113261 second(s), 3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