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白崇禧眼中的中共第一悍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0-4-3 19:3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人都知道,中共里面最能打仗的几位将帅,也就是毛泽东“五虎上将”的彭德怀、刘伯承、粟裕、林彪、徐向前五人最为突出,其中林彪、粟裕、彭德怀的知名度又要突出一些,毕竟前两位分别打了三大战役,后者更是打了知名度极高的百团大战和朝鲜战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伯承和徐向前的军事能力也十分突出,其中,刘伯承更是被称为“军神”。

刘伯承的军事生涯在元帅当中仅次于朱德,年龄也仅次于朱德。他从川军起步,先是在军阀混战中打出了名声,被誉为“川中名将”。而“军神”的叫法据说源自一名外国人,那是1916年3月,刘伯承率四川护国军第4支队扼守丰都,同攻城的北洋军展开激战。一颗子弹从右太阳穴打入,从右眼飞出,刘伯承立刻昏厥过去。

当地市民以为刘伯承已牺牲,曾在城门口为他建立义冢,并立了一块“护国英豪刘伯承之墓”的石碑。1916年春夏之交,刘伯承到重庆请德国籍的沃医生对右眼动手术。

经过仔细检查,沃克大夫发现刘伯承的伤势十分严重。而眼眶这个位置,由于内部的血管、神经都非常复杂,手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沃克大夫经过深思熟虑,慎重地提出了手术方案:先去除腐肉,施行全身麻醉,做好输血、输氧等急救准备;等眼部伤口愈合后,再安装假眼。

手术前一天下午,沃克大夫来到刘伯承面前,对他进行手术前的最后检查。检查完毕后,刘伯承突然问道:“打了麻醉药,以后对大脑神经功能是否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听到这个问题,沃克大夫愣了一下。看到沃克大夫这样的反应,刘伯承也陷入了沉默,过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头对沃克大夫说,自己以后还要工作,这次手术就不用麻醉了。

听了刘伯承的要求,沃克大夫大吃一惊,连声嚷道:“啊!不行!绝对不行!不麻醉?简直是异想天开!这种手术我是不敢做的。万一发生了意外怎么办?我的诊所以后还开不开?”

见医生不肯冒险,刘伯承再次坚定而恳切地说道:“沃克大夫,请您放心好了。不管发生什么意外,我不会要您承担任何责任。”

沃克大夫仍然连连耸肩,摇头说道:“真的吗?真叫人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即使我敢做,你也受不了!”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刘伯承的三弟刘叔禹前来探望他。看到三弟进来后,刘伯承忙喊道:“老三,你来得正好!你记住,这次沃克大夫给我做眼睛手术,是我一再要求不用麻醉的。不管发生什么事,全部由我本人负责,与沃克大夫没有任何关系。”刘叔禹点头答应了。沃克大夫想了一想,做出了让步:“刘先生,不全身麻醉,就局部麻醉吧。不然,你会痛得受不了的。”

面对沃克大夫的退让,刘伯承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无奈之下,沃克大夫只好把刘叔禹叫出去,向他强调使用麻药的必要性。但当刘叔禹回到病房,向刘伯承转达沃克大夫的观点时,刘伯承依然坚持己见,坚持不用麻药。

面对固执的大哥,刘叔禹叹了口气,走出门外,对沃克大夫原原本本地转达了刘伯承的要求。听到刘叔禹的话后,沃克大夫长叹一口气,答应了刘伯承的请求。

翌日,刘伯承来到了手术室。面对这个固执的病人,沃克大夫苦笑着说:“我从欧洲到亚洲,为白种人、黄种人做过成百上千例手术,像刘先生这样手术不用麻醉的,我还从来没遇到过。”

听到沃克大夫的话,刘伯承摆了摆手,坦然地说:“沃克大夫,那就请你在我这个中国人身上做一次试验吧。”说完这句话,刘伯承便躺上了手术台,准备迎接手术。

手术的第一步是清除腐肉。沃克大夫在他眼部划了一刀,刘伯承猛然震动了一下,不由得狠狠地咬住了手帕,捏着床单的手上暴起了青筋。

“可以吗?”沃克大夫担心地问。面对沃克大夫的关心,刘伯承微笑了一下,镇定地说:“可以,你继续吧!”

听到刘伯承的回答,沃克大夫继续投入到手术之中。随着手术的进行,沃克医生的额头沁出了又细又密的汗珠,刘伯承则紧紧地咬着手帕,捏紧床单,一声不吭,浑身汗如雨下。

三个小时后,这台手术才宣告完成。不知是疲劳还是紧张,沃克大夫觉得自己差点虚脱了。但他依然不忘对刘伯承说:“刘先生,我真担心你会晕死过去。”

刘伯承带着疲惫的微笑说:“怎么会呢?我一直在数你下了多少刀呢。”

沃克大夫惊呆了:“是吗?多少刀?”

“72刀。”

听完刘伯承的话,沃克大夫失声叫道:“上帝啊!您哪里是人,分明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当时在手术现场陪伴的王尔常先生后来写下关于刘伯承元帅的回忆文章,对刘帅的英雄气概叹服不已:“昔华佗之疗关羽也,服以全身麻醉之麻沸散,仅施刀于臂耳。将军两次疗伤,余皆亲侍左右,目睹其沉雄坚毅,令西医瞠目,非超关羽千百倍乎?”

后来,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刘伯承的眼伤痊愈了。由于已经和沃克大夫成为了朋友,刘伯承在离开前也把自己的身份告知了沃克大夫。从此,沃克大夫一有机会,便会向人提起这次难忘的经历,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这个刘伯承,不仅是个标准的军人,而且简直可以说是个‘军神’!”从此,刘伯承虽然永远失去了右眼,但他“军神”的名字不胫而走。

刘伯承军事素养高,又进过苏联的名牌军事院校,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是正规职业军人的楷模。他在军事指挥和军事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红军时期,刘伯承主要是作为我军参谋工作领导人,为中央军委出谋划策。他与叶剑英先后交叉地出任军委总参谋长和红军学校校长,而一同被称为我军参谋工作和军事教育工作的“鼻祖”。

大革命失败之后,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毕业时他已经能够准确地翻译俄国的军事理论著作。回国之后,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他借助俄文工具,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等,开阔了军事视野。还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现代战争的知识。
1930年7月底,刘伯承结束了在苏联的留学生活,经东北回国,到达上海,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部参谋长。作为我军的首任总参谋长,刘伯承完成了两项大的任务:
一是协助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举办短期军事训练班,训练中共省、特委负责人和中央机关干部,增强他们开展武装斗争的能力。负责为训练班讲授暴动方略和游击战、运动战战术。
二是为中共中央军委翻译了《苏军步兵战斗条令》,校译了《苏军政治工作条例》、《游击队怎样动作》等材料。这些材料发到各革命根据地,促进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早期建设。

1932年1月,刘伯承由上海经香港、汕头转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继萧劲光之后,担任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刘伯承一到任,便组织教员编写教材,这是我军的第一部步兵战术教材。
刘伯承根据在苏联留学的经验和苏联红军的模式,提出了编写我军战术教材的参考依据是,目前红军的编制、现在的武器装备、红军作战的对象,学员的文化程度、作战区域的地理条件,以及数年来开展游击战争所取得的宝贵经验等。通过这些,使我军的军事教材第一次走向规范化。
同时,刘伯承又向中革军委提交了红军学校的工作报告,强调学校的训练要紧密联系战斗实际,不能本本主义地全套应用苏联红军的战斗条令和军事教程,当然,反动的军队的典范和教程,更不能照搬照用。

10月上旬,刘伯承列席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因不了解苏区具体情况,支持了中央局多数人不同意毛泽东留在前方指挥的错误意见。10月中旬,刘伯承调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1933年2月至3月,刘伯承协助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指挥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在黄陂、草台岗两战两捷,歼敌近3个师计万余人,取得了反“围剿”的巨大胜利。

1934年10月,刘伯承因不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专横跋扈和对自己的排斥,与李德发生争论。被撤销红军总参谋长职务,降为第5军团参谋长。12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后,又调回到中革军委恢复总参谋长职务。不久,兼中央纵队司令员。

1935年1月中旬,刘伯承在遵义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几年在中央苏区的战争实践,刘伯承逐步认识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所以,他在会上发言时,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毛泽东重新回到中央领导岗位以后,知人善任,5月20日,任命刘伯承为红军先遣队司令员,负责指挥第1军团第1师第1团等进行战略侦察,并准备抢渡大渡河。5月22日,刘伯承与聂荣臻率先遣队和第1军团工兵连进入大凉山彝族居住区。正确执行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冕宁彝家海子边与沽鸡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演绎了一出民族团结友好的佳话,使中央红军安全顺利地通过彝民区,赶到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渡口。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中央政治局为了便于部队快速北上进军,决定把两个方面军混编成左、右两路军。根据协同分工,朱德总司令和刘伯承总参谋长与张国焘总政委率左路军北上。但是,张国焘却私欲膨胀,要独揽党政大权,他反对北上,要求南下。一开始,张国焘用利诱劝说的方式,想让德高望重的朱德和刘伯承支持他的南下策略,但朱德和刘伯承不为所动,还强调要张国焘认真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张国焘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召开会议,鼓动会场上的一些人起哄,要朱德发表反对北上的声明。这时,刘伯承站起来,扶正眼镜,从容不迫地反问道:“你们不是开党的会议吗?又不是审案子,怎么能这样对待总司令!”这一下一帮人又围了过来,有的指着刘伯承骂,有的指着朱德嚷,要赶朱德走。

10月5日,张国焘不听党中央和朱德等人的劝告,在理藩县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宣布“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洛甫应撤销工作,开除中央委员会及党籍,并下令通缉。杨尚昆、叶剑英应免职查办。”

对刘伯承,张国焘下令免去了他的总参谋长职务,降为四方面军红大校长;对朱德,张国焘撤不了他的职,就对其刁难、软禁。张国焘还派人多次盗走朱德、刘伯承的坐骑。但朱德和刘伯承淡泊名利,宁愿降职,宁愿不骑马,也不愿降低共产党员的纯洁性。

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毛泽东得知刘伯承在红四方面军遭到张国焘打击报复,始终不改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革命的坚定性,连连称赞刘伯承的党性很强,骨头很硬。10月28日,毛泽东签署命令任命刘伯承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12月,刘伯承被任命为中革军委委员、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

抗日战争开始后,与刘伯承关系甚好的叶剑英继续在我军参谋领域担纲,被任命为八路军参谋长。而刘伯承的任职则发生了变化,从主要做参谋工作的领导人转变到担任独当一面的军事主官了,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从此,刘伯承由幕后走到前台,把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许多辉煌战绩。

1937年10月19日,刘伯承所部第385旅第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率领下,夜袭代县阳明堡机场,焚毁日军飞机20余架,歼日军100余人,减弱了日军的空中支援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的忻口防御战。这是刘伯承指挥第129师打的第一个胜仗,也是继第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部队又一个影响很大的胜仗。

10月26日,刘伯承命令第386旅第772团在娘子关以南的七亘村设伏,钳制日军的迂回进攻,掩护娘子关友军。七亘村是井(陉)平(定)小道的必经之地,这一段正好是十里峡谷,谷深数10米,底宽不足3米,地势十分险峻。刘伯承经过实地调查,选中了这个理想的伏击阵地,随即命令第772团在七亘村附近待机。26日拂晓,测鱼镇日军20师团的辎重部队在200多步兵的掩护下,向西开进。9时许,日军进入伏击区,战斗随即打响,激战两个多小时,共歼灭日军300余人,缴获骡马300余匹和一批军用物资。

当天,刘伯承得到情报: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向东运动,娘子关右翼的日军也正继续向旧关抄袭。据此,他判断七亘村仍然会是日军进军的必由之路,因为舍此别无通道。于是,断然决定还在七亘村给日军一个突然打击。

28日晨,敌人的辎重部队果然循原路过来了,前后有100多骑兵,300多步兵作掩护。他们毕竟吃过亏,一路加强了搜索警戒,遇有可疑处便发炮轰击。11时许,日军进入了伏击地域。第772团第3营的机枪、步枪一齐响了起来,组成了严密的火网。这次伏击,击毙日军百余名,缴获骡马几十匹。

在同一个地点,在两天之后先后两次设伏,大获全胜,这在战争史上也不多见,创同一地点“重叠设伏”的成功范例,体现了刘伯承的艺高胆大,运用战术手段的炉火纯青。

解放战争时期是刘伯承最辉煌的时期,以劣势兵力对阵蒋介石的王牌军,依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纵横南北,率部打了一个又一个可圈可点的漂亮仗。如上党、邯郸、定陶、临浮、鲁西南、临汾、襄樊、郑州、淮海等诸多战役,还有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8月,刘伯承与邓小平率部千里进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军战略腹心地区并立足生根,对推进全国战局起了关键作用。由此形成三路大军互为犄角、机动歼敌、逐鹿中原的大好局面,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防御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把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起点的战略进攻称作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这种以弱兵搏击取得战略后方的举措确实不同凡响,可谓神来之笔。刘邓通过时间换空间,逐步建立起较巩固的中原根据地和游击区,部队逐步积累起在中原的战略优势,为后来取得中原逐鹿和淮海大战的胜利打下了良好基础。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一般人所不能打或打不好的难仗。千里跃进而不要后方,基本上是败多胜少的恶仗。红军的长征、抗日战争后期的359旅远征、中原突围,都是艰苦卓绝、伤痕累累的壮烈远征。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之后,毛泽东曾经计划让粟裕率领华野主力渡江南进,千里蛙跳至闽浙赣,给敌人以相当的威胁和牵制,因其前景的不可预测,经过粟裕斗胆直陈的分析和毛泽东最后从谏如流的让步,并及时采纳了部下的意见,取消了南进方案。

关于人民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的作战,刘伯承认为要注重三点,一是作战特点:在于把战术与群众的斗争结合起来运用。要以民兵(群众武装)为“肉”,游击队(地方武装)为“筋”,正规军(基干军)为“骨”,形成一个动作一致的有机“拳头”,陷敌于四面楚歌之中。
二是作战形式:实行综合群力的战争,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开展“到处都有”的全面游击战。游击战与运动战是相互融合贯通并适时灵活地转换,贯通的“环”就是趋利避害的机动。
三是辩证指挥:作战指挥上,指挥员和司令机关要随时随地周密研究任务、敌情、我情、地形和时间这五个对作战最有影响的要素,即“五行”,据此定下正确的作战决心,即“五行术”。

也正因为此,国民党中人称“黄埔第一悍将”的邱清泉对刘伯承最为忌惮,写下《战胜刘伯承之秘诀》专供军官们学习,而有“小诸葛”美誉的白崇禧,则认为刘伯承是当仁不让的“共军第一悍将”。






上一篇:红军游击战的几大战术原则
下一篇:林彪:关于作战指挥问题向军委的建议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11-29 10:12 , Processed in 0.133611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