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人口下滑,土地财政疲弱,铁饭碗面临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4-5-11 12:04: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一些人对于铁饭碗的追求,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认为若捧得此碗,从此便可衣食无忧,生活幸福。而中国的铁饭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曾面临过好几次变革。

铁饭碗的第一次黯然失色,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下海潮,进入九十年代,大量国有企业发生裁员下岗潮。1992年,12万公务员无奈辞职下海,当时创业成为了无数人改变阶层的第一选择,社会也在宣传企业家、万元户,以至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搞原子弹的收入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收入不如拿剃头刀的”的议论,不少当下的牛人企业家,都是从当时的体制内下海经商,铁饭碗一度被冷落,1994年首次国考,约13500人到报名点咨询,被当时形容为万人赶考公务员,而只有4400多人报考了多个国家机关的490个名额。

铁饭碗的第二次命运转折,则来自于2000年后房地产大爆发,土地财政让地方政府赚的盆满钵满,经济的高速增长让不少企业缴纳了不少税收,体制内吃到了时代红利,这个时候开始,体制内的收入也随着上涨,考进了体制内,就基本能拿到高收入高福利,这也是体制内最吃香最吸引人的时代,考公热随之被催生。

而铁饭碗的第三次命运转变,很可能就在当下,随着房地产红利的消失,地方财政入不敷出,2023年全国卖地收入进一步降低至5.8万亿元,比2021年少了整整30%,收入降了,而要养的人却很多,因此,一些地方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进行人员精简,比如黑龙江在2023年被爆计划一年内,精简事业单位2735个,收回事业编制8.3万名,而河南的体制内瘦身运动也多次登上热搜,河南的改革一是省直属单位层面,按照531比例进行精简,也就是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其中,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 其次则是市县层面,参照省直做法,按照421比例进行精简。不过对于此次改革,还是有一些人认为还不彻底,只是针对事业单位,公务员岗位好像没有动。

不过根据以往来看,体制内编制改革是有明确顺序的,首先是清退编外人员,第二则是裁撤事业编,第三才是精简公务员群体,公务员的话语权高,精简的阻力也最大。由地区来看,则是先从财政紧缺的中西部地区开始,然后再慢慢向发达地区转移,一些地区也在进行试点,比如山西就已经在进行相关试点改革,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山西省人口小县数量较多,且大多存在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人浮于事等突出问题,因此,一些县城开始进行了改革试点,如山西河曲县将职能相近的不同单位进行整合,多部门统一整合成一个部门,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名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目前河曲县7个副县长,除1个挂职外,剩下的6个副县长都兼任主要部门的局长职务,而原来的中上层领导则层层降级,过去的正局长,变成了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局长,经测算,经过3~5年的过渡期后,河曲县的行政成本将大幅下降,公用经费支出减少367万元,下降8.2%;财政供养人员比例由改革前的32:1提高到40:1,县直部门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减少1050万元,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福利、“五险一金”等支出每年减少1.33亿元。

房地产的不景气催生了财政不足,也带来了一房落,万物涨的景象,高铁涨价、水、电涨价等新闻时有曝光,一些地方的行政执法力度也会随之加强,从一般的交通违规到税务,整体的处罚力度估计会提升,特别是货币处罚方面,懂的都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想考编考公的人群无疑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大大抬高了新招聘的门槛和竞争烈度,对想考的人不是很友好,这两年,广西公务员还出现了卖房考核,一些地区降薪潮将会持续,工资、奖金的迟发少发将会成为常态,据说一些东部发达地区的县城局长月薪到手也才4000多,不知道真假如何,有深圳的网友分享说2021年深圳就取消了计生奖,还有原本奖金不用扣税,现在也要扣了,奖金和绩效也在下跌,以至于有人说对财政的信仰都发生了动摇。

体制内和体制外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优劣,也各自适合不同的人,对于体制外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生存能力,是很痛苦的。而体制内对一些人来说则像一个围城,具体怎么选,还是得根据形势和自己的条件来看,成年人的标志就是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对于一些人来说,体制内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体制外也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坏。看过太多人脱产考编考公花了太多时间成本和沉默成本,以至于自己陷入深深的内耗和自我怀疑中,辛辛苦苦上岸后还可能抱怨工资低,勉强养活自己,加班多,写材料累成狗,而体制内单一重复的工作性质,也让向往自由的人会觉得寡淡如水。但体制外则也不一定有那么美好,就业压力、失业压力都不容小视,体制内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差别很大,体制外不同岗位不同公司的差别同样非常巨大,没有哪条路是很轻松好走的。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k4444 禁闻视频 bitly.net/ffffzz 以前有人说:“没有谷歌我们有百度,没有推特我们有微博,没有YouTube我们有优酷,就上我们自己的网站会死呀?” 从魏则西事件看来真的会死...   发表于 2024-5-12 01:24



上一篇:卢麒元停更,让人有些遗憾惋惜
下一篇:《我是歌手2024》爆火,网友“疯狂摇人”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沙发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4-5-12 12:53:0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对于涨价这个事情是早有预料的,但对于广州的骚操作却还是让人有些出乎意料,广州此次水费涨价,是纯粹的民生范畴,按照规定开了一个听证会,参与听证会的代表有17个,全部理解和支持水费上涨,其中,有7个代表支持上涨方案1,9个支持上涨方案2,还有一个代表没有选择支持哪个方案,但支持水价上涨。好家伙,莫名其妙被这17个人给代表了。

更离谱的还是这个:


大哥你这样搞就很无奈了好吧,公信力就是这样一点点被玩完啦。这样的宣传报道,只能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恶心。你看,听证会都已经被设计成“一致同意支持涨价”了,就够了吧。但他们认为还不够,还非要编造出“全民强烈要求涨价”“涨价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充分听取民意”这样恶心的报道来。虽然历史上类似这样的骚操作已经看过很多了,但是再看一次,还是让人觉得恶心。

生活必需品上涨,和房价不控制的上涨一样,也是恶性循环,只会适得其反,饮鸩止渴,越涨价越没有消费能力,消费内循环更做不起来,当下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就在于分配不均,底层没钱,想办法增加百姓的收入虽然很困难,但却是解决问题的唯一之道。百姓没钱了,人口问题只会更加严峻,失业问题只会更加剧烈。

中国这样的局面如何能够破解?实在是无解。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自古以来,君王称霸天下后,知晓天下是可靠武力夺取,今日可凭武力夺前人之天下,今后他人亦可夺今人之天下。所以认为骁勇有力的战士和民间尚武的游侠对其长久统治有一定威胁,必须要铲除。霸者通常采取铲除和柔化两种方式来消除这一潜在威胁。缴兵器、灭游侠、杀功臣,中央高度集权,对于不服皇权者进行残酷诛杀,谓之锄。用律令政策、诗词歌赋等柔化人才,以文化来统治言论,柔化思想和精神,以至于遍地小鲜肉,谓之柔。每朝每代都用这样的办法来削弱武力和消磨人民的斗争精神,随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巩固而形成的“天下皆弱而惟一人独强”的社会局面。

所以,一直以来,中国的老百姓面对不公大多只能是忍,忍的结果则是别人日益骄纵,无所顾忌,最后逼到忍无可忍官逼民反的时候则揭竿而起,不断轮回往复。所以,北大教授樊纲在一次讲座中才敢表示:“不要害怕贫富差距拉大,只要老百姓不造反就行了。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无所谓,反正钱财已经转移到国外了。

放在平时,经济上行时,一些不公现象大多数人还是会容忍的,但是当下经济下行,许多底层人士的生存已经很艰难,所以,有学者大声疾呼,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各级政府要坚决克制住对基础性民生产品(专指水电煤气交通)等涨价的冲动,因为人数众多的底层民众已经没有了辗转腾挪的条件,涨价将把他们逼入绝境,这对稳定大局非常不利,如果一些政府部门还是毫无顾忌,一意孤行,我想未来可能一些极端事件会时有发生把。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6-15 03:42 , Processed in 0.147028 second(s), 3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