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人生最大的无奈之一,也许就是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24-5-14 16:0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网上看过一段话,非常让人无奈:子孙后代们,路过我们这代人坟墓的时候,请唾一口!

100年后,当子孙来回顾我们这代人,他们肯定会觉得,那是有史以来最没有血性、最胆小懦弱的一代。不管多大的事,只要皮鞭没有抽到自己身上,都不会哼哼一声。除了不择手段地搞钱,我们那代人没有塑造让后人尊敬的价值观,更没有为后人捍卫价值观做出行动,既没有贵族的担当,也没有士人的气节,更无人所当有的血性。

我们那代人,个个噤若寒蝉集体堕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唯一的乐趣和尊严就是:我比你有钱,我过得比你好。这就是我们那代人集体堕落的价值观。

这段话说的有点太过于极端,但也能反映出一部分的社会现象。小时候嘲笑孔乙己,长大后理解了孔乙己。小时候嘲笑范进,长大后理解了范进。小时候挺讨厌鲁迅笔下的人物,长大后发现不少地方都有鲁迅笔下人物的影子。小时候崇拜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大丈夫当手持三尺剑,长大后才发现有些傻的可爱,面对特权和不公时,又有几人敢挺身而出呢。在鲁迅的小说中,“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模式,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大多数是冷漠的观者,他们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被围观者越惨,他们就越快乐。

他们是旧社会固守封建礼教的成员,而被看的对象则是“异类”,或是像祥林嫂那样从他们中间被排挤出的一员,或是如魏连殳“吃洋教”的“新党”。他们的“看”是一种有距离的审视,表现出旧社会内部以及旧社会的人与新社会的割裂。正是这样的“看”体现了新旧之间的不兼容特性,被看的人在精神上已经与旧社会割裂,但自身又无法摆脱这种环境,这也是造成人物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人说80-90这一代人基本上算是废了,原本这个年龄正是在社会上处于中坚力量,但是许多人不是房奴就是车奴,要不然就是感情奴隶,离婚最多的是这一代,单身最多的也是这批人,二婚三婚遍地,据说根据近5年的婚姻数据,90后已成离婚率的主力军:民政局官网数据表示:
2018年 登记结婚1013.9万对,离婚446.1万对,离婚率44.00% ;
2019年 登记结婚927.3万对,离婚470.1万对,离婚率50.70% ;
2020年 登记结婚814.3万对,离婚373.6万对,离婚率45.88% ;
2021年 登记结婚764.3万对,离婚283.9万对,离婚率37.14%;
2022年第一季度共有210.7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同比下降1.17%;
2022年第二季度共有162.5万对新人结婚,较2021第二季度的203.4万对下降20.1%;
2022年第三季度有171.3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较2021年第三季度结婚登记数量172万对近减少0.7万对新人;
2022年第四季度结婚登记138.8万对,较2021年第四季度结婚登记数量175万对下降20.7%。
2023年各省离婚率新鲜出炉,全国平均离婚率39.33%。
也就是说是十夫妻中有四对离婚。让我们这些未婚的更加恐婚。
在如今的离婚数据里,90后的离婚率高达57%,也就是说离婚大军里,有绝大一部分为90后。不少人结了婚的想离婚,没结婚的找不到,90后也应该算是经历中国社会变革最大的一代了,以前谈恋爱是讲心的,现在是讲金的,以前出生的时候是搞计划生育的,现在的结婚是不敢生育的,当我们是小孩的时候,上学是自己去自己回,当我们有小孩后,上学我们送,放学我们接,作业还要我们自己辅导写,90后也被冠上了被房价和房租消灭的一代。

这种状态下,要说不受影响,不焦虑迷茫,那是假的。作为90后,小时候经历了文艺作品百花齐放的年代,经历了各种富豪大佬谈笑风生的年代,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越来越多的00后都选择不结婚不生娃,在最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讲究传宗接代的民族,突然变成了这个样子,要说不感到些悲凉,那是假的,就算你能力强万幸能独善其身又能怎样?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更何况能力并不算很强。还有人说00后整顿职场的,真的是个笑话,以前捧杀女的,现在又来捧杀00后,90后还好歹经历过经济上升期,00后除非你不想升职加薪,并且估计有不少人出来想找个好点的工作都难。

几千年以来,就有承平日久,民佚志淫的说法,发展到最后,则是国将不国,老话讲的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是这个道理。以前看历史,看到靖康耻,真的是要气的吐血,但作为普通人又能怎样?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尊重他人命运,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环境,你也改变不了任何人,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了,罗翔说:"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人间水火,这也许也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了,但也确实是很难。

怎么救呢?举世皆浊我独清?那是屈原,最后不容于世。出淤泥而不染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陶渊明,但没几个人能当的了陶渊明的,知识分子往往太过于清高,自以为是,能力不大却心比天高,没有自知之明。有句话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毛泽东则曾经说老粗出人物,知识分子往往容易有眼高手低,高不成低就的毛病,做惯了老板习惯了高层就没办法下基层了,无形中也给自己加了许多条条框框。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也不是非好极坏,保持原则性的同时也保持些灵活性,或许是个方向,独阴不生,不管任何时候都有清流与浊流,也但愿自己能克服自己的一些毛病吧。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vvvzz 禁闻视频 bitly.net/iiiif 这GFW防火墙,每年要花几百亿。网友评论:害怕人们知道真相,只有在信息封闭的环境中,才能实施“谎言变真理”的阴谋。看这个..   发表于 2024-5-14 22:14



上一篇:政策低于预期是为什么?(转)
下一篇: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拉近贫富.....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记录时事,以供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17安全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 17安全网

GMT+8, 2024-6-15 03:43 , Processed in 0.103034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