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全网

标题: 气虚的原因?以及如何调理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昨天 20:28
标题: 气虚的原因?以及如何调理
气虚是中医概念,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而引起,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证。气虚每个人的表现不同,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1:容易疲乏,头晕,重则低血压;
2:嗜睡没精神,少言懒语;
3:声音低落无力,讲话缺乏底气,有的双手使不上劲;气虚最大特点就是,气不足,说话没底气,不愿多说话。四肢倦怠,不愿动。乏力,没精神,食欲差。
4:动不动就感冒,抵抗力差,甚至各种过敏;
5:不爱动,一动就累,耐力不行;
6:爱出汗,坐着也出,动则出汗量更大;
7:有的会呼吸不畅,喘促气短;
8:有的咳嗽无力、面色偏白;
9:舌质偏淡,苔薄白;
10:肺主皮毛,皮肤缺乏滋养,易干燥枯萎,有的脱发明显。

很多原因会导致气虚,中医说:久卧伤气。比如老是躺着看手机玩,这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有的问题;其次,说话过多会导致气虚,比如做老师的;还有饮食不当,比如过度节食、偏食或长期食用生冷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会伤气;熬夜伤阳气,睡觉是最好的补阳气的方式。过度运动,大汗淋漓都伤气。适量运动对维持气血平衡至关重要,长期缺乏运动也会导致气不能正常运行,四肢功能下降,影响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气血的生成,造成气虚。

过度的思虑和悲伤会影响脾胃和肺的功能,脾主生化气血,思虑过度会伤脾,影响气血生成;悲伤则会伤肺,导致气不足,影响呼吸和气血运行。长期情绪紧张、压力大,或情志失衡,如过度思虑、悲伤、愤怒,会导致肝脾功能失调,气血瘀滞,进一步加剧气虚。工作超负荷、熬夜、用脑过度等不良习惯也会耗损气血。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避免耗气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进行柔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并持之以恒;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适当使用中药如四君子汤、大补元煎等方剂来益气健脾补肾养心。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气虚状态。此外,按摩或艾灸足三里以及关元穴也可以缓解气虚现象。








欢迎光临 17安全网 (http://17anq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