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全网

标题: 《孙膑兵法》摘录及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3-18 20:36
标题: 《孙膑兵法》摘录及读后感
《孙膑兵法》曾经一度失传,导致史学界一直有观点认为孙膑和孙子可能是同一个人,除了史书记载意外,也没有看到孙膑的任何著作,甚至有人认为《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直到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才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有些文字记载已经没有了。

《孙膑兵法》开篇第一章,擒庞涓可以说是兵者诡道的最好注解,孙膑为了解救卫国击败魏国的庞涓,按我们常人的想法那就是去卫国击败庞涓,但孙膑偏偏不这样,他反过去攻击魏国,等我们以为他是想攻其必救围魏救赵的时候,但他选择的攻击地点却是魏国的平陵,平陵虽然城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攻克,而且进军途中还要经过魏国的市丘,运粮通道很容易被切断,乍一看这是及其危险的行军路线,但孙膑偏偏要故意装出不知道这种危险来迷惑敌军。

到了平陵后,他有偏偏分兵齐城、高唐去攻击环涂地区魏军,环涂是魏军屯驻之地。他派出前锋发起猛烈进攻,主力部队却按兵不动,环涂的魏军必定会反击,派出去的两位将军可能打败仗,甚至牺牲。最后果然没攻下平陵并失去齐城、高唐,遭受很大损失。然后他又立即派出轻装战车,往西直捣魏国都城城郊,激怒庞涓,庞涓必定回兵救魏国国都。这时他分出少数兵力和庞涓交战,显出兵力单薄的样子,同时还用减灶来引诱庞涓孤军深入,主力部队则在桂陵埋伏,最后一举战胜庞涓。可以说这些策略环环相扣,拿着两位将军和众多士兵的生命作为诱饵,一切只是为了麻痹庞涓,让他以为他的对手只是些乌合之众。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仁不掌兵,这些将士的生命只是孙膑的棋子,而你所看到的可能只是敌人想让你看到的,能而示之不能,近而示之远。

相传戚继光曾经遇到一个书生和他议论兵法,戚继光道:“先生句句不离《孙子兵法》,却不知《孙子兵法》十三篇,字句虽多,当真中用的,却不过一句而已。” 那书生说道:“照你这样说,除了这一句,孙武的盖世兵法,大多都是废话吗?” 戚继光回道:“戚某岂敢有辱先贤,只不过,孙武这兵法写出来,不是给他自己瞧的,而是给寻常王侯将相看的,这等人用兵的天分并非极高,所以孙武怕他们不懂,言辞务求精祥。若是依照那兵法所载,一板一眼,布阵行兵,就算是中人之资,也不会大败亏输,但如此拘泥呆板,却也不是常胜不败之法。自古常胜不败之法,无不想人之未想,行人之所难行,故而能每战必克,胜无侥幸,又岂会拘泥于兵法,死与言下?”
那文士笑道:“说得倒好听,但不知你说的那句兵法,是哪一句?”
戚继光微微一笑,扬声道:“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以下是《孙膑兵法》中部分内容摘录:
战争是很凶险的,而用兵之道,并没有永恒不变的模式。由于事关重大,所以用兵不可不慎重对待,那些轻率用兵的人常遭失败,贪图胜利者常遭屈辱。所以说,用兵绝不能轻率,胜利也不是靠贪求而能得到,用兵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付诸行动。

在用兵时,齐威王问:“如果两军旗鼓相当,双方的将领对阵,阵势都十分坚固,谁也不敢先发动攻击时,应该怎么办呢?”
孙膑道:“先派出少量兵力,由勇敢的低级将领带领去试探敌军,要做好试探失败的准备,不要只想取胜,试探的军队要用隐蔽的行动,攻击敌阵侧翼。这就是取得大胜的方法。”
威王问:“在我强敌弱,我方兵多敌方兵少时,该怎么办?”
孙膑道:“真是英明君王提的问题。在本方兵多势强的形势下,还问如何用兵,这种谨慎的态度,确实是安邦的根本。(常人可能想着有优势直接攻上去就可以了)在这种形势下,可以采用诱敌之计,叫做‘赞师’,即是故意让本方军队队形散乱,迎合敌方心理,引敌方和本方交战。”
威王又问:“如果敌方兵多,敌强我弱,又该怎么办呢?”
孙膑说:“要采取退避战术,叫做‘退威’,避过敌军的锋锐。但要做好后卫的掩护工作,让自己的军队能安全后退。后退军队持长兵器的军兵在前,持短兵器的军兵在后,并配备弓箭,....(这里写的是什么已经失传了,下面的....也是)作为应急之用。我方军队要按兵不动,等待敌军疲惫时再伺机出击。”
威王问:“我军和敌军同时出动,而又不知敌军兵力多少时,该怎么办呢?”
孙膑说:“叫....”
威王问:“如何追击穷寇?”
孙膑说:“....”
威王问,“对势均力敌的敌军该怎么办?”
孙膑答:“要迷惑敌军,使其兵力分散,我军抓住战机,在敌军尚未发现之时,给以突然袭击。但是,在敌军兵力没有分散时,要按兵不动,耐心等待战机。千万不要中敌军疑兵之计,盲目出击。”
威王问:“如果我军和敌军兵力为一比十时,有攻击敌军的办法吗?”
孙膑回答道:“有!可以采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术,对敌军发动突然袭击。”
威王问:“在地利和兵力都相当的情况下,却吃了败仗,又是什么原因呢?”
孙膑回答,“这是由于自己的军阵没有锋锐。”
威王问:“怎样才能使得军兵听命?”
孙膑答道:“靠平时的威信。”

田忌问孙膑:“用兵的忧虑是什么?使敌军陷入困境的办法是什么?不能攻占壁垒壕沟的原因是什么?失去天时的原因是什么?失去地利的原因是什么?失去人和的原因是什么?请问,这六项有没有规律可循?”
孙膑回答道:“有。用兵最大的忧虑是不得地利。让敌军落入困境的办法是据险。所以说,几里沼泽地带就能妨碍军队行动..由此可见,用兵的忧虑是不得地利,困敌的办法是据险。不能攻克壁垒壕沟的原因则在于没有障碍物。....”

孙膑说:“击鼓作出进军的样子而实际上不动,坐待敌军来攻,千方百计引诱敌军。”
田忌问:“进军部署已经确定,在行动中怎样让军兵完全听从命令呢?”
孙膑回答说:“严明军纪,同时又明令悬赏。”

田忌问:“赏罚是用兵中最要紧的事项吗?”
孙膑说:“不是。赏赐是提高士气,使得军兵会死忘生作战的办法;处罚是严明军纪,让军兵对上畏服的手段。赏赐有助于取得胜利,但不是用兵最要紧的事项。”

田忌又问:“那么,权力、威势、智谋、诡诈是用兵最紧要的事项吗?”
孙膑回答:“也不是。权力是保证军队整体指挥的必需,威势是保证军兵用命的条件,智谋可以使敌军无从防备,诡诈能让敌军落入困境。这些都有助于取得胜利,但又都不是用兵最要紧的事项。”

田忌气得变了脸色地说:“这六项都是善于用兵的人常用的,而您却说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事项,那什么才是最要紧的呢?”
孙膑说:“充分了解敌情,根据当时形势和战局将会出现的变化,利用好地形..这就是领兵打仗的规律。善于进攻而不消极防守,这才是用兵最要紧的。..”

田忌再问孙膑:“敌军摆开阵势却不进攻,有办法对付吗?”
孙膑说:“有办法。利用险要地形增加堡垒,约束士兵,不许轻举妄动,不要被敌军的挑衅所激怒。”

田忌问:“敌军兵多而且勇猛,有战胜敌军的办法吗?”
孙膑说:“有。要增加堡垒,广设旗帜,用以迷惑敌军,并且严申军令,约束士兵,避敌锐气,使敌军骄傲,并设法牵引敌军,使敌军疲劳,然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消灭敌军力量,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田忌问孙膑:“采用锥形队形有什么作用?用雁形队形有什么作用?选拔强壮士兵作什么用?使用发射强弩硬弓的士兵起什么作用?用飘风一般快速机动的队形起什么作用?普通士兵又起什么作用?”
孙膑说:“采用锥形队形,是为了冲破敌军坚固的阵地,摧毁敌军的精锐部队。运用雁形队形是对敌时便于本方相互策应。选拔强壮士兵是为了决战时拿敌军将领。使用发射强弓硬弩的士兵是为了在双方相持不下时能够持久作战。使用飘风式机动快速队形..。普通士兵则是配合作战,保障战斗胜利。”孙膑又说:“明智的君王和精通兵法的将领,都不会用普通士兵去完成关键任务。”

田忌问孙膑:“我们的部队(突遇敌人,难以制其进攻,)该怎么处理呢?”
孙膑回答说:“这是聪明的将领提的问题。这是一个人们常常忽略而不看重的问题。..”

田忌说:“您能讲给我听吗?”
孙膑说:“可以。这个办法可以在突然陷入困境,或者进入地形不利的地境时使用。也是我用以战胜庞涓并活捉魏太子中的战法。”田忌说:“太好了!但可惜事情已经过去,当时的情景已看不见了。”孙膑说:“当时,我用蒺藜布阵,起壕沟的作用。用战车布阵,当作壁垒。..当作矮墙。用盾牌当作城头带洞的矮墙,既可防御,又可往外射箭。后面部署用长兵器的部队,作为紧急救援部队。长兵器部队后面部署使用小矛的部队,用以支持用长兵器的部队。而使用短兵器的部队,则用来断敌军后路,截击疲困的敌军。弓弩兵发挥抛石机的作用。阵地中央没有军兵,因此布满..一切就这样部署完成,完全符合兵法要求。兵法上说:‘把弓弩兵部署在蒺藜后面,然后按要求射击敌军。堡垒中,弓弩兵和用戟的兵各占一半。’兵法又说:‘要等派出去的侦察人员回来报告敌情后方可出击..要在离守卫阵地五呈远的地方设置了望哨,要让了望哨和守卫阵地相互看得见。如果是在高处,就设置方形了望台;如在低处,则设置圆形了望台。夜间用鼓声联络,白天举旗联络。’

以上是《孙膑兵法》中的一些问对情况,可惜有残缺,孙膑还认为用兵取胜的关键在于选拔士兵。士兵的勇敢在于军纪严明,士兵的作战技巧在于指挥得当,士兵的战斗力强在于将领的信用,士兵的品德在于教导。军需充足在于速战速决,军队的强大在于百姓休养生息,军队受损伤在于作战过多。能够进行殊死战斗的士兵是用兵的王牌。

而常胜办法有五条:
将领得到君王充分信任,得以全权指挥军队时,可以取胜;(如蒋介石就不完全信任其下属,常常越权指挥。)
将领懂得用兵规律,可以取胜;
将领得到广大士兵的拥护,可以取胜;
军队上下左右同心同德,可以取胜;
将领能够充分了解敌情,并能利用地形,可以取胜!”

常败的原因也有五条:
将领受君王控制而不能独立指挥,不能取胜;
将领不懂用兵规律,不能取胜:
将领不和,不能取胜;
将领不能得到广大士兵拥护,不能取胜。”


世上没有比人更宝贵的了。(和红军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不谋而合。)
天时、地利、人和三项条件缺了任何一项,即使能暂时取得胜利,也必定留下后患。所以,必须三项条件齐备才能作战。如果不能三项条件齐备,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可作战。能够把握时机出战。可以一战而胜,不必让士兵打第二仗。没有计划就去作战,却又能取得小胜利,那是由于天时符合。

智谋不足的人统兵,只不过是自傲。勇气不足的人统兵,只能自己为自己宽心。不懂兵法,又没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人统兵,那就只能靠侥幸了。所谓懂得用兵规律的人,那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国内深得民心。对外要熟知敌情,布阵要懂得八种兵阵的要领,预见到必胜而出战,没有胜利的把握则避免出战。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足当重任的将领。敌军兵力弱而且阵势混乱时,就先进精兵去攻击敌军。敌军强大而且阵势严谨时,就先用一些弱兵去诱敌。无论在险阻还是平坦的地方,都必须先弄清楚,哪里是生地,哪里是险地,要占据生地,把敌军置之死地而后消灭。

集结军兵准备打仗时,务必要注意激发将士的士气。经过行军再次集合军队时,务必注意军队的训练和提高士气。当军队临近敌军阵地时,务必要注意激励士气。决战日期确定之后,务必让全军将士激发出决一死战的士气。在交战当天,务必要让将士保持高昂的士气。

军队有五种类型:第一种是威武强大,第二种是高傲骄横,第三种是刚愎自用,第四种是贪婪猜忌,第五种是优柔寡断。
对付威武强大的军队要故意示弱,装出屈服的样子而等待时机;
对付高傲骄横的军队,可以装出恭敬的样子而假以时日;
对付刚愎自用的军队,可以用诱敌计而战胜;
对付贪婪猜忌的军队,可以成逼其前锋,同时在其侧翼虚张声势加以骚扰,再用深沟高垒使其难于运粮补给;
对付优柔寡断的军队,可以虚张声势施以恐吓,用小股部队作些试探性的攻击,如果敌军出动就加以攻击,如果敌军不出战就逼其后退。

军队的将领绝不能不公正,如不公正就不可能严格治军,冶军不严就没有威信,将领没有威信,那士兵就不会拼死效命。所以说,公正是统兵的首要条件,就像人必须有头一样。军队的将领不能不仁爱,将领不仁爱军队就不会有制胜的能力,军队没有制胜的能力就不能使用。所以说,仁爱是统兵的中心事项,就像人必须有腹心一样。军队的将领不能不施恩德,将领不施恩德就没有威力,没有威力的将领就无法发挥全军的威力。所以说,恩德是统兵的手段,就像人必须有手一样。军队的将领不能不讲信用,将领不讲信用,他的命令就无法贯彻执行,军令不能贯彻执行,军队就不能集中统一,那军队就不会有声名了。所以说,信用是统兵的支点,就如同人必须有足一样。军队的将领不能没有智慧,将领没有智慧....对士兵要像对可爱的孩童一样爱护,要像对严师一样尊敬,而使用士兵又要像使用泥土草芥一样,不惜牺牲。

统兵将领遭致失败的原因有以下种种:
第一种是自己本来没有能力却自认能力高强;
第二种是骄傲自大;
第三种是贪图权位;
第四是贪图钱财;
第五种是..
第六种是轻敌;
第七种是反应迟钝;
第八种是缺乏勇气;
第九种是表面勇敢,实际懦弱;
第十种是缺乏信誉;
第十一种是..
第十四种是优柔寡断;
第十五种是行动迟缓;
第十六种是懈怠懒惰;
第十七种是..
第十八种是暴虐;
第十九种是自私;
第二十种是自己把事情搞乱。将领的毛病越多,失败就越多。

统兵的将领可能出现的过失有以下各种:
第1 种是军队调动失当,可能导致失败。
第2 种是收容散乱的百姓,不加训练就用去作战,或是收集刚打败仗退下来的士兵,马上又让他们去打仗,或是没有供给保障仍然一意孤行,这些都可能导致失败。
第3 种是爱争论是非,作计划时争论不休,可能导致失败。
第4 种是命令不能执行,士兵不能一致行动,可能导致失败。
第5 种是部下不服从、士兵不听指挥,不肯效命,可能导致失败。
第6 种是他的军队使百姓遭受痛苦,可能导致失败。
第7 种是军队疲惫,可能导致失败。
第8 种是军队思乡想家,可能导致失败。
第9 种是士兵逃跑,可能导致失败。
第10 种是士兵..可能导致失败。
第11 种是军队多次受惊吓,可能导致失败。
第12 种是行军的道路难以行走,使士兵常常陷脚,士兵困苦不堪,可能导致失败。
第13 种是修筑险要坚固的军事设施,使士兵过度疲劳,可能导致失败。
第14 种是..可能导致失败。
第15 种是天快黑了,行军路程还很远,士兵极其气愤,可能导致失贩。
第16 种..可能导致失败。
第17 种是..士兵恐惧,可能导致失败。
第18 种是军令屡屡改变,士兵偷安应付,可能导致失败。
第19 种是军队军心涣散,士兵不信任他们的将领和长官,可能导致失败。
第20 种是统兵将领多数存在侥幸心理,士兵懈怠懒惰,可能导致失败。
第21 种是将领和士兵都多疑,犹豫不决,可能导致失败。
第22 种是将领厌恶听别人指出其过错,可能导致失败。
第23 种是任用的下级官吏无能,可能导致失败。
第24 种是长期露宿,挫伤士气,可能导致失败。
第25 种是将领临战分心,可能导致失败。
第26 种是只想凭借敌军士气低落,可能导致失败。
第27 种是单纯依靠埋伏和施行欺骗去打败敌军,可能导致失败。
第28 种是..可能导致失败。
第29 种是..士兵产生厌恶心理,可能导致失败。
第30 种是不能用合适的阵势通过狭谷通道,可能导致失败。
第31 种是军队先出发和后出发的士兵,不能在阵前会齐集结,可能导致失败。
第32 种是作战时由于担心前锋致使后卫空虚,或者由于担心后卫致使前锋空虚,或者由于担心左翼致使右翼空虚,又或是由于担心右翼致使左翼空虚,作战时总是有种种担心,可能导致失败。

兵力集中的胜过兵力分散的,战备充分的胜过战备空虚的,走捷径的胜过走大路的,行动快速的胜过行动缓慢的,兵力众多的胜过兵力稀少的,休息充分的胜过疲惫不堪的。集中和分散可以相互转化,充实和空虚可以相互转化,走捷径和走大路可以相互转化,快速和缓慢可以相互转化,众多和稀少可以相互转化,安逸和疲劳可以相互转化。不要以集中来对付集中,不要以分散来对付分散,,不要以充实来对付充实,不要以空虚来对付空虚,不要以快速来对付快速,不要以缓慢来对付缓慢,不要以众多来对付众多,不要以稀少来对付稀少,不要以安逸来对付安逸,不要以疲劳来对付疲劳。要以集中来对付分散,以充实来对付空虚,以走捷径来对付走大路,以行动快速来对付行动缓慢,以人数众多来对付人数稀少,以安逸来对付疲劳。所以敌人集中可以让它分散,充实可以让它空虚,走捷径可以让它走大路,行动快速可以让它行动缓慢,人数众多可以让它变稀少,安逸可以让它变疲劳…(任何相互矛盾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的。要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避免被动,不能去死打硬拚,机械僵化,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量敌用兵,寻找战机,发挥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劣势,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


天地间万事万物变化演进的道理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朝代的兴衰替代,就如同一年四季的变化交替一般,是正常而必然的现象。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有胜过别人、能取胜的一面,也有不如别人,不能取胜的一面。









欢迎光临 17安全网 (http://17anq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