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全网

标题: 《狼图腾》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30 21:22
标题: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这本书争议非常大,反感者有之,认同者也有,当年我还是中二少年的时候,也曾经读的热血沸腾,对书中狼的故事惊艳不已,但年级稍长,又有了些不同的看法。本书前面主要是讲狼的故事,后面对农耕民族和农牧民族的对比才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个人比较认同里面勇敢、积极进取的部分,但比较反对本书中对游牧民族给农耕民族输血的理论。

我个人认为不论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是狼性和羊性并存的,游牧民族最强大时期应该属于成吉思汗时期,元朝攻下大片土地,但攻下宋朝也花费了不少精力,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游牧民族在骑射和机动性以及后勤上占有巨大优势,中原地区不利培养战马,而在古时的战争中,骑兵对于战争的作用是极大的,和狼性与羊性无关。

而到了现代战争,骑兵退出历史舞台,游牧民族是否还有古时候的所拥有杀伤力呢?在清末,农耕民族的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朝鲜战争中美国也十分轻视中国,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中国近代史中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中国在朝鲜战争中也以弱胜强战胜了美国赢得了战争。

国之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说起狼,通常会和狗或者羊做比较,我们潜意识里一个代表野性强悍,血性阳刚,另外一个常被代表软弱柔顺。但过刚易折,并且物极必反,一味的刚和一味的柔都带有局限性,刚柔并济才是王道。

而且为什么古代战争主要是游牧民族发起,一个主要的原因不是游牧民族“好战”,而是穷得实在养不起更多人口,草原民族土地产出率太低。劫掠不仅仅是获得物资以越冬,也是客观上消减过剩人口的一种途径。多数时候,民不畏死不是所谓“骨子里的血性”,而是生存环境恶劣到一定程度,人命真的就那么不值钱,或者说钱粮珍贵到值得拿更多人命去换。所以无论所谓建州铁骑还是蒙古骑兵,入中原后战斗力急剧下降,不是被汉人“同化”了,而是生存资源丰富起来,人命自然变得更有价值了。

另外也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当一个政权获得统治地位后,往往因为害怕底层人民造反,通过一系列手段政策把人民驯服成了温顺的绵羊,尚文轻武,比如宋、清。

本书有点太过尊狼,不可否认的是野性动物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会比家畜更机灵、没那么温顺而更有野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人都是尊崇英雄强者,这个世界本质上还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而到了电影里面,貌似更多的是体现人和狼的情感,以及草原的生态系统,过度杀狼,最后破坏草原的食物链生态环境,对环境所产生的恶劣影响。
对本书感兴趣的话也可以上万能的淘宝购买: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6-30 21:53
本书作者的出发点我认为还是希望一个民族拥有积极、进取、阳刚血性之气,毕竟比较少人会喜欢软弱温顺,只是狼还是可以被驯化的,不然也不会有狗了。




欢迎光临 17安全网 (http://17anq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