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全网
标题:
豆瓣9.2| 一趟关于教育的思考之旅
[打印本页]
作者:
莺飞草绿
时间:
2019-10-15 20:22
标题:
豆瓣9.2| 一趟关于教育的思考之旅
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
一次关于孩子“正确”成长的道路选择
一个母亲感受不同教育方式的心路历程
我们不停地探寻和审视
教育的最终到底是什么呢?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一部刚刚更新4期就引来热议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在豆瓣评分高达9.2,这是一个旁观者不加予任何颜色的陈述,也是一个妈妈对于教育方式的探索,更是对不同社会环境下对于“何为教育”的深思。
在五个教育风格迥异的国家,从日本对孩子的“集体塑造”到芬兰的“个人主义”,亦或是从英国的“贵族精神”到印度的“起跑线焦虑”,不同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的孩子们身处不同的教育模式,而我们了解他们,是为了让孩子找到适合发展自己的路。
芬兰教育没有竞争,什么才是成功或者失败?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平等的,没有人是最好的” 。
芬兰的基础教育享誉全球,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学校里,他们拥有“绝对”的自由,他们不需要为考试分数而焦虑,因为老师们也说要避免竞争。他们可以趴着看书、躺着看书,重要的是让孩子慢下来爱上阅读;当走进森林实践,孩子们观察和感受的自然世界,也并不只是我们认为的需要准确地说出某种植物的名字,没有对错,老师在意的是孩子们能够运用想象力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感受。
兴趣、探索是关键,学习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力量,是由内而外的过程。芬兰人的教育中,他们认为也许学生当中有人不擅长数学、不擅长艺术或者不擅文学,但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发现属于自己积极的一面。在这里,老师他们也会不停地学习,老师自己如何学习就影响和教授学生如何学习。大家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任何人和任何竞争;他们有自己的爱好,那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孩子们自己去探索,从现实中学到知识,然后又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才是他们学习的初衷。
日本集体意识浓厚,孩子会失去属于自己的个性吗? “遵守规则,是要孩子们主动自发地遵守并且维护” 。
孩子们集体光脚冲向沙地玩耍的幼儿园“晨练”,大概连想象都有些让人觉得不可接受,而它真实地发生在日本的幼儿园中,园长说这是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能量,感受身体中生命的苏醒。活动结束,他们要进行正坐练习,从自由地撒欢到严格地整齐划一,他们似乎切换自如。日本教育里的规则与秩序,从来都不是在高压下让孩子被迫进行的,而是从小就要养成自发去遵守和维护的习惯。
集体、规矩是习惯遵守不等于强迫,学会尊重和承认孩子的个性。集体意识的塑造下,日本教育是否只是一味地教孩子遵从呢?并不是。一顿午饭,既教孩子学会分享也教孩子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教室外边不平整的草坪,也是有意而为之,目的是让孩子面对不方便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并且也会有家长和老师反思讲究社会团体的同时怎么样能够越来越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并不是强迫孩子而是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英国贵族精神突显,精英教育不是为了高人一等 “精英教育,不是如何打扮与穿着,是思考如何服务与他人” 。
从一堂体育课开始理解英国教育似乎不够正式,但这恰恰是英国精英教育中的独特体验。学生们练习体育,重要的不是竞技的结果、不是成为优秀的运动员,而是一个字——“玩”,这种体育精神是大家彼此建立连接的方式,是参与,也是团队。 英国是一个相对来说很注重学术的国家,但是同样的,他们也关注孩子的课外活动,从戏剧表演到艺术创作,孩子们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也许是创造也许是冒险,他们所做的,是为了自己更长远的人生。
礼仪、绅士是传统,延续贵族精神的本质,是要理解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英国学校所关注的远远不止于课堂和测试,他们希望学生们能够面对社会并且参与其中。你是否能想象,一群小学生要为社区去提供公益帮助,要讨论如何帮助残疾人方便出行,如何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是的,在英国的小学课堂上,这就是孩子们需要去思考的,并且为此去做演讲,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有可能在与社区的接触中实现。 除了那些我们熟知的绅士礼仪,贵族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是考虑服务于他人、回馈社会,那是孩子们未来应该承担的责任。
看到这里,你觉得哪种教育更好呢?
新东方游学君觉得,要让孩子去见识更大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受到外界的启发,引发自我思考,吸收属于他自己的养分,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包容心态的优秀世界公民。
欢迎光临 17安全网 (http://17anq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